第二百五十九章 眾人複議辦義學(2 / 2)

這邊絲絲等人也熬不住了,紛紛離席去休息。周鼎成出來得晚,還不盡興,打算移席到外宅繼續喝,看樣子是要搞個通宵。

況且和文賓讓家人們過來挪酒席,不料除了幾個負責看門巡夜的,其餘家人們也都醉了,在廂房裏相互枕籍。

兩人相視一笑,隻好回去自力更生,剩下幾位還想繼續喝酒的一起動手,把酒菜都挪到了外宅。女眷們已經休息,內宅的門不僅落了鎖,還安排了兩個中年健婦巡夜。

“來吧,小子們,不喝趴下不許上床。”周鼎成後發製人,此時豪情萬丈。

又喝了一會酒後,文賓拉著況且去茅廁。

這用古語說就是“更衣”。為何用更衣代替如廁,還真無法理解,難道古人如廁後一定要更換衣服?

秦漢不知怎麼樣,至少魏晉不是這樣的,石崇是西晉最豪奢的官僚,他家如廁的規矩是一群侍女奉上一盤蜜棗,專供如廁的客人塞住鼻孔,省得聞到臭味。大將軍王敦此時還隻是一介公子哥,有一回在石崇家如廁,不知道蜜棗是幹嘛用的,幹脆都抓來吃了,結果被石崇家的侍女一頓笑話,鬧了個大紅臉。

但這也證明魏晉時如廁和更衣完全是兩回事,那麼極有可能秦漢時用更衣做如廁的代名詞,隻是用比較文雅的詞兒代替能引起人們不良感覺的詞彙吧。今天所謂的上洗手間,實際也是一種避諱。

況且家內宅用的是馬桶,外宅還是茅廁,兩人提著燈籠如廁,回來的途中,文賓把況且拉到一間空閑的客房,對他說:“練師還讓我再問問你,你白天說的那個罌粟的事,真的有那麼嚴重麼?”

況且愣怔片刻,沒想到練達寧對這事還真是上心了,鄭重其事地讓文賓再來落實。

他笑道:“這東西不是嚴重不嚴重的問題,真要爆發起來,國人都濫用,可能會亡國。但目前看,知道這個東西用途的人少之又少。”

“那看來需要正視了,練師說了,此事也要我全力輔助你,有任何需要,如果不方便跟他講,對我說也一樣。另外還有一件事,說是你要辦義學,練師也答應支持你,還征詢我的意見下一步該怎麼做。”

“辦義學的事情,文賓兄以為如何?”況且問道。

“既然是你要做的事我當然支持,我們是兄弟,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從第一天見到你我就這樣認定了。”文賓雖然喝了不少酒,腦子卻完全清醒。

“多謝!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況且誠摯道。

“這事兒估計是老夫子的意思吧,練師也是這樣猜測的。”文賓試探性的問道。

“這事兒還真是我的意思,不過老夫子完全讚同,隻是說困難太多,不容易辦好。”這點況且必須堅持,不能把老師賣了。反正他有在鳳陽山鎮上辦學的事情可以佐證。

“困難?這不是一般困難的事,老實說,你若辦件壞事並不難,要辦這樣不圖名不圖利的好事是最難的。不過我會回去跟家父說,家父應該會支持你,家父可是最看好你的。”

況且隻能在心中感慨,這都什麼社會啊,辦壞事不難,辦好事卻如同登天,難怪封建王朝總有人拉杆子扯旗造反的呢。

“現在倒是有一個好機會,南家不久要大量出售祖產,會有便宜的地產房產,到時候可以用比較公道的價格盤下來,既幫著他們解決燃眉之急,辦學也不愁場地了。”

“這樣好嗎,我總感覺有些乘人之危的意思。”況且猶豫道。

“我們不買的話,他們隻能賣更低的價格,南家此次是犯了大忌,皇上都救不了他們了。”文賓歎息一聲。

南家連著雲家,雲家連著他家,更何況三家本來就是通家之好,共榮共辱的關係,若說他一點不難受也是假話。

但商人就是這樣,利重於義,更何況南家首先觸犯了江浙的大義所在,他們拋棄南家反而會受到稱讚。

“我看看吧,還能有什麼辦法幫他們挽回些損失。總不能因為我一個人的緣故,讓一個大家族真的破落到賣房賣地的地步吧。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亡,於心不忍啊。”況且歎息道。

“且慢,收起你的善心,這事你千萬不能摻和,不然你就會發現自己是兩頭挨罵,那麵都不討好,最後什麼事都辦不成。這天底下啥事都能幹,就是不能觸犯大忌。若是南家還有一絲救活的希望,我們兩家也不會放棄了。”文賓急忙嚴詞告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