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房子”是北美印地安人阿那薩基部族的居住地。這個神秘的部族在公元13世紀莫名其妙地從地球上消失了。但他們遺留下的文化和石建築卻是如此先進。
阿那薩基文化的遺跡,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猶他州、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均有發現,但最重要的地方恐怕是新墨西哥州西北方一個長15英裏、寬1英裏的查科峽穀。居住在這個峽穀裏的人們突然在公元1050年左右迸發出前所未有的創造力,創造了特殊的建築物——“大房子”。這次被考古學家稱作“查科現象”的大躍進,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造就了12座玲挑剔透的小鎮,逐漸成為了阿那薩基的宗教、政治和商業中心。如果將外圍的零散聚居地也算在內,整個峽穀的人口估計在5000人以上。對於那個時代的一個部族來說,這樣的人口數字是極其龐大的。而他們居住的被稱作“大房子”的多層式建築非常宏偉,隻有數百年後大都市裏出現的高樓大廈才能與之相比。
在當時土地廣闊,可任意取舍的情況下,為何一定要把居住點集中在一塊彈丸之地呢?這是個謎。
每一座“大房子”都由幾十萬塊扁石和2萬多條鬆木或雲杉木檀條構成。這些材料全是從35英裏之外運來的。建築上表現出的磚石工藝也獨具匠心,每塊石料都鑿打得有棱有角,石塊間用一層薄薄的細泥加固,上麵又有微小的石片鑲蓋。具有美學意義的是,所有建築都與自然景色融為一體。
“大房子”中最壯觀的是一種D形的5層建築,內含約800個房間,占地3英畝。
“大房子”中還有圓形房間,它在阿那薩基人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有人認為它是舉行祭祀的地方,也有人認為它是那些在家庭中隻起妻子室內的投宿人和供養人作用的男人們聚會消遣的場所。每一間都有一個用木料拚成的蜂窩形頂蓋,頂蓋的最上端塞滿土塊和碎石,惟一的入口是室頂上的豁口;室內地上有一個神洞,專供“冥界的精靈”出入。新鮮空氣沿著一條石管導入室內。最大的一間屋子直徑達63英尺,深度達15英尺。室內的音響效果極佳,從一端耳語,聲音可傳到另一端;打一個噴嚏會引起閃雷般的轟響。
每個家庭都擁有大房子中的一套房間,起居室用相當白的灰泥抹遍,並在上麵畫上各式各樣的壁畫。窗和門開得很小,以便冬天時降低熱量的散發速度。室內生火取暖,但是沒有煙囪,使得每間房子的屋頂上都有一層厚厚的煙黑。
阿那薩基人為何要選定這樣一個荒涼、貧瘠而又頻有旱情的峽穀作為生存之地呢?這又是一個謎。
從“大房子”裏挖掘出來的陶器,其中有不少製成獸狀,繪有對比鮮明的黑白幾何圖案。阿那薩基人能把綠鬆石和貝殼改製成精美的飾物,還能把野生的草芥編成漂亮的籃子;他們不僅用鼓、拍板、木哨和烏骨做的笛子奏樂,還在峭壁上繪製圖畫。
查科的阿那薩基人以自己的居住點為中心,向四周開拓條條放射狀的大路,以保持其貿易中心的地位。
“大房子”還將一個未解之謎留給了後人:阿那薩基人將“大房子”外層房屋中所有朝向外界的窗子和門統統用牆堵起來,把集體住所的主要入口也用石塊堵上,隻留下一個梯子口便於他們出入。這種做法似乎是為了防範入侵者,但在廢墟中根本沒發現殘缺不全的屍骨或任何戰爭的遺跡。公元12世紀中葉,正值鼎盛時期的查科文化卻突然神秘地衰敗了,峽穀裏的居民放棄了他們美麗的“大房子”遷往他鄉。是什麼原因使阿那薩基人離開他們居住了幾百年的盆地,離開他們心愛的“大房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