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從事的是一種育才職業,他們用自己的知識對學生進行啟蒙教育和強化教育,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有知識有文化的人。由於工作的特殊性,教師容易由於過度的工作、壓力過大或勞逸不當而影響身心的健康。為了完成自己的教育任務,教師必須重視自己的身心健康。
習慣43保持良好的心態
心態,是一種最本真的生命體現,也是一種最易接受、最易傳播的生命形態。良好的心態是一種強大的動力,教師是課堂心理氛圍中最大的情緒源。如果教師心態樂觀平和,情緒飽滿,課堂就充滿活力;如果教師心態陰鬱,課堂就會死水一潭。教師的心態會外化為帶有一定情緒色彩的言行舉止,尤其是麵部表情的變化,會直接影響著課堂的心理氛圍。
案例一
今天我們語文老師發火了。
事情是這樣的;上午老師從教室外走進來,順眼看到我們周末在家裏寫的卷子。老師拿起最上麵的一張卷子,舉起手揚著試卷對我們說:“誰的?誰的?”蔣某站起來,老師又說:“你可真是狗膽包天呀!竟然敢交空卷子,真是不得了了啊!”
接著,老師走到她的座位上,把她的書和書包全部往走廊上丟,還叫蔣某滾出去。老師說:“居然還有這樣的小孩,天天不做作業,早就說叫家長來,家長也不來。今天你逼得我說粗話了!”
蔣某哭著走到走廊上,正想把她的東西撿起來,老師火冒三丈地說:“你再撿!你再撿!再撿把你的東西扔到樓下去。你作業不做,你還要這些東西幹什麼?”
可她還在撿,老師一氣之下一把抓起她的書包,往樓下一扔,她的書便像天女散花一樣紛紛落了下去。
可見,教師應該正確客觀地認識自己,麵對自己,接納自己,擺正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位置,及時調節和改善自己的心態。發現自己存在心理問題,要及時進行調節疏導,自己無法解決的,要積極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以免惡性循環,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
田國秀老師說過:“當你選擇了教師的職業,就有責任和義務成為一個良性、健康的生命。”當好一名教師不容易,常保持好心態尤為重要。
案例二
星期天晚上在七班值班,與往常一樣,自修課的鈴早響過了,教室裏亂哄哄的。我也與往常一樣,不吭聲。對付這幫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以靜製動。
不一會兒,安靜了。這時,圓頭圓腦的女生K,小步跑上講台,猛地丟下一張照片,又快速地轉身溜走了。“哈哈”,頓時,教室裏笑翻了天!
我不解地拿起照片一看,天哪!照片上的人是我——一手叉腰,兩眼冒火!
“老師,你發火很好玩!”“老師,你不要再罵我們了,我們有照為證,告你‘虐待兒童’!”
——忍耐!不能忘了必殺計一“以靜製動”!不能出聲,麵部要平靜,你若動肝火就正中他們的下懷,吵吵鬧鬧,沒完沒了!我輕輕地將照片夾到書裏,照樣看我的書,就像什麼也沒有發生一樣。他們見我毫無反應,便覺得索然無味,慢慢地閉了口,又安靜了。
可我的心並不安靜,剛才發生的事真的很好笑,也讓我想了很多——照片上的事是上個星期四的事。前一天,我讓我教的三個班作了單元測驗,為了節約時間,我決定讓學生互相批改,於是我將六班的試卷拿到了七班。在發卷子的時候,我要求批改的同學將自己的名字寫在試卷的左上角,以便我檢查。批改時要記錄重要的相關內容,並且訂正。卷子收上來後,我仔細檢查著,不錯,改得都很認真。嗯?怎麼回事!有兩份卷子被寫滿了改卷子人的大名,還畫了“豬頭”和“烏龜”!是s和z,混蛋!我的怒火,噌的一下就上來了,看我怎麼治你們。可是他們在上課!我隻好等待下課。
一下課,我就衝到教室,“s、z你們給我出來!”把他們叫到辦公室後,我嘰裏呱啦罵了一通,並要求他們把亂畫的部分擦幹淨,並把試卷抄一遍還給“受害者”。他們的麵部寫著四個字——桀驁不馴。為了防止他們“頑抗到底”,我中午去盯梢。他們真的沒擦,我又火了。“必須擦,我會追究到底!”我的“光輝形象”就在此時被喀嚓了。擦總算馬馬虎虎擦幹淨了,“抄”的問題還沒解決,晚上,自修課上我又“緊逼盯人”。他們倆總算低頭了,開始撒小孩子脾氣了,“老師,我的手都酸了,我下次不畫了。”“好吧,再寫一份道歉信吧。你們都是高一的學生了,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我把他們抄的試卷和道撒信一同交給了六班的同學,取得了他們的諒解。
其實,凶悍不是我本色,發完火我會頭疼腳軟,這次被迫上演了一出“殺雞嚇猴”,是想告訴他們,課堂上是可以開心的,但決不允許藐視課堂!看著這張照片,我是又好笑又好氣。學生們“頑固的”樂天派,真的讓我覺得無可奈何。雖然,他們肯定不敢再塗鴉別人的作業,可我應該尋求更好的解決辦法,“武力”治標不治本。對付猴子,需要的是智慧和恰到好處的“感情用事”,可這真的好難!這張照片我將好好珍藏。
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應該從改善和調節教師的心態入手。調節情緒和認知重建,有助於改善自己的心態。對教師來講,學會自我疏導,保持心理平衡,擁有健康積極的心態,是教師的職責,也是教師的義務。平日裏教師應該多參與孩子們的活動,感受童真的樂趣,時刻保持與學生的心靈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