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迎接首長(1 / 2)

大口徑榴彈炮營?

還兩個?

紅方首長問道:“你可知道現役的一個摩步師有幾個大口徑榴彈炮營?”

程師長當然知道,“摩步師有一個炮團,但是炮團裏隻有一個大口徑榴彈炮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口徑榴彈炮難運輸,不如其他火炮更容易快速到達戰場。”

既然你都知道,那這個法豈不是和你剛剛提出的快速反應背道而馳了?

師長擺擺手,“首長,我認為這兩者並不衝突,快速反應部隊因為裝甲能力不足的原因,必須要強大的火力支援才行,而我強調大口徑榴彈炮營的原因也在此。”

至於難運輸,我有自己的見解。

雖然大口徑榴彈炮重量大,運輸要求高,但同時它的射程也是相當的驚人,而咱們海軍的快速反應部隊,目前隻布置在陸地,自改革開放以來,咱們沿海地區的公路建設已經達到了國際平均水平,哪怕是村級單位,裏麵的公路建設也相當不錯。

而大口徑榴彈炮可以依靠咱們沿海地區強大的公路網,進行快速轉移布防,它們不需要跟著一線部隊深入,那就沒有運輸的困擾。

那時候,不管是一線部隊進攻還是防守,也不用在單獨分出兵力照顧炮營,甚至在敵人靠近炮營的時候,炮營也能依靠強大的公路網,迅速轉移。

畢竟他們隻需要在二三十公裏外,對著敵方進行火力覆蓋即可,這麼遠的距離,就是大口徑炮營更適合快速反應部隊的優勢。

紅方首長越聽越在理,不過他隨即問了句,“這個想法也是孟良提出來的麼?”

師長搖搖頭,“這個想法是我獨自想出來的,因為這幾的時間太緊張,我沒有和孟良過多交流。”

紅方首長點點頭,“你這想法可以一試,咱們國家啥都少,就大口徑火炮多,而且火炮成本也低,的確更適合快速反應部隊。”

此時孟良也著急回到了海島基地,不過他走進機關大樓裏,發現裏麵一個領導都沒有,詫異的找到大樓警衛,“團長呢?裝備科科長呢?”

警衛認識孟良,畢竟團機關的公示牌就在一樓大廳裏放著,上麵有他的照片,警衛看,想記不住都難,“團長帶著機關領導們都去大門口了,孟參謀,你可不能過去,現在大門口已經戒嚴了。”

啥?大門口戒嚴了?是有首長要來咱們基地麼?是啥首長有這個牌麵啊!水警區的師長麼?

警衛哪知道是啥首長,“反正我提醒你了,你就別過去碰灰了。”

孟良這邊還著急的拿護具呢,再自己是為了大棚的事情,就算是過去找團長,想必團長也不會怪罪自己,於是道了聲謝,就立刻趕往大門口。

還沒來到大門口,警衛連的高副連長就一把拽住了孟良,“孟參謀,你怎麼過來了?”

孟良指了指團長,“我找團長有事,關於大棚的。”

高副連長知道大棚的事情,雖然事關基層海島戰士,但是團領導已經給了足夠的重視,團長連最心愛的巡邏艇都給孟良用了,這就足以證明團長有多重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