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方首長點點頭,“除了快以外,你還有對快反部隊有什麼建議的麼?”
孟良想了一下,“除了人以外,那就是先進的武器了。拿火炮舉例,當初我以為火炮的口徑越大,他的傷害就越大,但現在現在想想,完全錯了,一杆現代化的105毫米口徑滑膛炮發射的穿甲彈,足以穿透一米厚的鋼筋混泥土,而用老式的15口徑火炮,它根本做不到如此的威力。”
快速反應部隊既想貫徹好‘快’字,又想打出戰鬥力,先進的武器必不可少,如果他們在作戰時,能快速聯係空軍海軍導彈部隊協同作戰,那他們不僅可以彌補火力上的劣勢,更能突出快字,而且這樣也能更順應現代化戰爭的需求。
紅方首長聽到這話,又來了興趣,“那你的意思是,想搞三軍協同作戰?”
程師長此時了句,“三軍協同作戰,看似是以後的大趨勢,但是就目前的發展而言,他們可提供的火力支援還是低的可憐。敵人隨便一個電磁幹擾,就能使我方通訊失靈,還能讓製導武器命中不了目標,真不如自字帶上一些大口徑火炮用作火力支援好。”
孟良見到程師長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就不在多言了,自己就是一個參謀,和人家師長、首長根本不在一個平台上,自己何必跟他們爭論呢。
對了,這對自己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好處,錯了,反而會讓別人輕視自己,覺得自己滿嘴跑火車。
出力不討好的事情,自己沒必要上杆子去幹。
首長不知道為啥,他憑借多年的經驗,隱隱覺得孟良的很對,或許快速反應部隊就該像孟良的一樣,為了快速,可以舍棄重武器,甚至舍棄戰鬥力,兵貴神速這話,或許用在這裏來更合適一些。
至於程師長的話,他覺得雖然有道理,甚至這個道理可以暫時對付幾年。
但是部隊要發展,幾年的時間自己耽誤不起,如果這幾年,我還按照常規思維去打,那從某種意義上來,我們相較於外國,就又落後了幾年。
上級總部為什麼要對快速反應部隊進行改革,就是因為現在不能再等了,如果還按照老一套來做,那改革將沒有一點效果。
不過這種層麵的事情,首長就不必跟他們了,以後讓總部的參謀去研究就行。
這麼來的話,孟良這個人的大局觀是真的很強,窩在一個團級的海島基地裏當參謀,實在是太屈才了,索性也伸出一根橄欖枝,“孟,你這次培育蔬菜大概要多少時間?”
孟良想了想,回道:“按照正常情況而言,所有大棚將在這一個月內布置完畢,種植的菠菜,也會在後續的一個月到兩個月內成熟。”
“如果一切都成功的話,那我們後麵還要嚐試種植一些黃瓜西紅柿等較為耐堿的蔬菜,如果這些蔬菜再次成功的話,我還考慮了西瓜,哈密瓜,葡萄這些水果。”
這一套下來的話,保守來大概需要一年時間,不過我也不能確定每種蔬菜都能培育成功,如果要加上失敗的時間,我也不準大概需要多久,我隻能盡我所能,盡快的改善海島戰士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