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哈密瓜種子發芽(2 / 2)

孟良想了一下,“哈密瓜種子的生產周期大概在三到四個月,我們可能等不到哈密瓜長大就得離開。我現在隻有一個擔心,那就是哈密瓜的生長條件對肥力的要求比較高,我真怕他們種不來,最後給種壞了。”

何幹事也沒辦法,“孟參謀,咱們的戰士可不是專業的種植戶啊,如果追肥出現了誤差的話,那哈密瓜能生長出來麼?”

孟川點點頭,“隻要誤差不是很大的話,生長出來倒不是問題。關鍵就是這個量,現在還不好確定,雖然海島上的泥土和大西北的泥土本質上是沒區別的,但畢竟兩地不一樣,如果我按照大西北的方式追肥,效果可能不一定最好。”

劉助理員跟著孟良學了這麼多,也知道了一些基礎知識,“可惜啊,誰讓咱們熱帶的水果都不耐堿呢,不然咱們也不用耐堿的大西北水果種子了。”

“對了,孟參謀,你的追肥到底要追多少肥料啊,戰士們照著追不就行了。”

孟良扳起手指數了一下,“苗期頭水之前要追施第1次肥,其中二銨和尿素的比例是五比三,施肥位置在株與株之間。然後每隔7到10還要在噴施1次葉麵肥。”

“第二次施肥的時候,是坐果膨大期,其中二銨、尿素、鉀肥的比例是五比五比六。”

“雖然現在咱們的大棚土壤肥力比較豐盛,但等多種幾次,一兩年後,如果不合理施肥的話,咱們大棚土壤的肥力就會貧瘠很多。到時候如果還種哈密瓜的話,那在瓜膨大期第水過後還要在進行第次追肥,比例和第二次一樣,當然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定量進行相應的調整。”

劉助理員倒是知道什麼二胺、尿素之類的名詞,因為上學的時候,生物課學過,但他也就僅限於知道而已,他們的作用是啥,自己根本不清楚。

自己一個軍校畢業的軍官都搞不懂,你讓那些學曆不高的戰士去搞,這不是開玩笑麼,“孟參謀,這種地原來這麼麻煩啊,我以為就把種子往下一放,多除除草,就能出東西呢。”

平常情況下,的確是可以這樣幹,特別是南方地區,本身泥土就肥沃,肯定不用多追肥啊,但是北方,尤其是西北,那裏的土壤很多,但是卻沒辦法種東西,原因很簡單,就是土壤沒肥力。

不懂科學化種植的話,想在這種貧瘠的土壤中種出東西絕對是不可能的。

但是這也出現了一種情況,但凡是有知識,懂科學的話,誰會去種地?努力上學如果就為了種地的話,那為什麼還上這個學?

孟良現在也沒辦法多想了,隻能順其自然,“追肥的事情可以慢慢教,現在種子能發芽,這就是一個好事。隻要種子發芽,這就有了希望,至於以後哈密瓜能長多大,能有多甜,這就得靠戰士們慢慢的培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