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下在!”
“你們率三千精兵,擔任左軍!”
“遵命!”
“齊、黃、孫三位都伯聽令!”
“屬下在!”
“你們率三千精兵,擔任右軍!”
“遵命!”
龍衫傳令完畢揮了揮手,眾將官紛紛轉身快步走出了喜堂。
武暮等人出了秦府調集了精兵,卻並未急著出城迎戰,而是先登上東門城樓觀察城外的敵情。
此時的城牆之上不僅有守城的兵士,還聚集了許多平民百姓。
這倒不是因為守城兵士管理鬆懈,而是因為這數百年間雖然河兵屢次來犯,卻始終不曾攻到過城牆之下。所以城中百姓來看熱鬧,兵士便也不大會阻攔。
不過此時,不管是民眾還是守城的兵士,全都是唉聲歎氣臉現失望之色。
武暮皺了皺眉,也隨著眾人向城外望去。
隻見前來攻城的河兵足有十餘萬人,其中還有三萬餘名骨馬騎兵。
在河兵戰陣的的後方,更有近百具巨骨河兵,正怒吼著向前方投擲巨石。
而與河兵交鋒的地府軍雖然多達二十萬人,在人數上占著絕對的優勢。可是卻連連向後敗退,根本抵擋不住河兵的攻勢。
若他們身後是其他的城池,恐怕他們早就退守城中堅守不出了。但他們此時守衛的,是地府的都城酆都城,便是借他們一百個膽子,他們也絕不敢退進城中。
麵對河兵越來越是凶猛的攻勢,他們也隻能是奮不顧身地拚死抵擋。
可是今天來攻城的,明顯是河兵中的精銳,戰鬥力絕非普通的軍隊可比。雖然地府軍誓死抵抗,卻依然擋不住河兵前進的步伐。
眼看友軍漸漸不支,河兵已攻到了五裏之外,酆都那巨大的黑色城門終於緩緩開啟。
“殺——!殺———!殺————!”隨著一陣高過一陣的怒吼聲,近萬名兵士組成的黑色鐵流,伴隨著隆隆的腳步聲響,如巨浪一般湧出了城門。
守城兵士和百姓們見是黑虎軍出擊,不禁都興奮地歡呼了起來。
黑虎軍眾人排著整齊的方陣,如同是一把黑色的巨斧,瞬間便劈開了河兵的戰陣,直向對方的中軍衝殺了過去!
此起彼伏的歡呼聲中,河兵們終於開始收攏陣型向後退去。
之前那二十萬地府軍,此時也是軍心大振,全都隨著黑虎軍向前衝殺而去。
如此一來,情勢頓時逆轉。不過那十萬河兵臨危不亂,雖然節節敗退,陣型卻始終不曾混亂。
河兵退出了十餘裏後,戰陣忽然向兩邊分開,五千餘名骨馬騎兵猛地衝出戰陣,向著黑虎軍迎頭撞來!
周圍的地府軍見狀,紛紛地驚呼出聲。然而骨馬騎兵襲來,卻正中武暮下懷。
因為他手中的陌刀,另一個名稱便是斬馬刀,本就是專門對付騎兵的武器。而他手下的千人隊中,也有三四百人手持著陌刀。
隨著武暮的幾聲呼喝,黑虎軍前鋒陣型一變,數百把雪亮的陌刀迎向了骨馬騎兵。
轟隆隆的撞擊聲中,橫飛的血肉碎骨之間,骨馬河兵如同是枯枝段草一般紛紛倒地。
武暮率領著這數百名刀手,如一把鋒利的匕首,直刺入了河兵的戰陣之中。若非有三十多具巨骨河兵前來援救,恐怕河兵的戰陣便會就此被斬成兩半。
不過河兵雖然勉強穩住了陣型,卻也再難抵擋黑虎軍淩厲的攻勢。
到了天明時分,酆都城外已是屍橫遍野,而河兵更是早已退到了百裏之外。
黑虎軍和原來那些守軍合兵一處,對河兵窮追猛打,誓要將剩餘的七萬多河兵,趕回到忘川中去。
“轟隆隆!”隨著幾聲悶雷,忽然有雨滴落了下來。
“啪嗒!”一聲,一顆雨滴落在武暮肩頭,在漆黑的鐵甲上撞得粉碎。
武暮帶領著千名鐵甲,排成尖銳的鋒矢陣,衝在隊伍的最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