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宋江奉詔破大遼(2)(1 / 3)

歐陽侍郎奉旨帶了禮物直奔薊州。宋江、吳用接見了他,各自行了禮坐下。歐陽侍郎見其他人都退下了,才說出了他此次來的目的:“聽說將軍率領的梁山大軍專替天行道,威猛無比。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你們現在雖歸順了宋朝,但奸臣當道,即使功勞再大,也不會得以提升和重用的。我大遼國,皇恩浩蕩,如果將軍有心歸我大遼,就會被封為鎮國大將軍、總領兵馬大元帥,其他一百零七將也各有官職。我不是來誘敵的,而是真心實意地前來請眾將軍來輔助遼國。”宋江聽了說道:“侍郎說得對。但我出身卑微,犯了罪在梁山逃難,宋朝皇上赦罪招安,我未曾報答。今天承蒙你看得起我,至於禮物,無功不受祿,你先拿回去。你說的話,我和兄弟們先商量一下,然後再給你答複。”

宋江置備了酒茶招待了歐陽侍郎,然後把他送出了城。宋江找來吳用,把歐陽侍郎的話對他說了一遍。吳用聽罷長歎了一聲說:“歐陽侍郎的話是有道理,但如果那樣做了,豈不壞了哥哥的忠義之名?”宋江聽了也說:“我宋江一生寧肯宋朝負我,我決不會負宋朝,縱然以後沒有功名官爵,也要在青史上留名。背叛朝廷,天理難容。”這時吳用說:“如果這樣,咱們可以將計就計取他霸州。”當下,宋江與吳用就商量好了計策,但沒給眾人說。

到了七月中旬,天漸漸變涼了。宋江接到出戰的聖旨便開始操練軍馬,整頓兵器,準備出戰。這天,歐陽侍郎又來拜見宋江。歐陽侍郎問宋江考慮得怎麼樣了。宋江按照吳用的計謀說:“侍郎,你不知道,前一段時間我與眾兄弟商量,其中有一半人不願意去。如果我隨侍郎去拜見遼國狼主,那盧俊義必然要派兵攻打。不如你先借我一座州郡讓我躲避一下,不見到他,也就算了。等他回宋朝之後,我再拜見遼國狼主,以後見了,再和他拚殺也不遲。”歐陽侍郎一聽心中大喜,立刻說道:“前麵就是霸州,這個州隻有兩個出口,益津關和文安縣,關口兩麵都是高山峻嶺。是躲避的好去處。本州由國舅康裏定安把守,你可以和他一起同住。”宋江點頭同意。歐陽侍郎大喜,辭了宋江回去複命去了。

宋江召集盧俊義、吳用、朱武一同商議智取霸州之策。商議之後,大家各自準備。宋江帶了林衝、花榮、朱仝、劉唐、穆弘、李逵、樊瑞等十五名將領和一萬多人馬當天晚上就跟著歐陽侍郎來到了益津關。宋江故意大聲對歐陽侍郎說:“侍郎,我現在才想起來,我的軍師吳用曾對我說也要歸順遼國,因來時匆忙忘了喊他。怎麼辦?我那軍師文武雙全,有智有謀,出戰可不能少了他。”歐陽侍郎一聽,便對守關的人說:“過些時候讓一個叫吳用的秀才模樣的人進來。”

宋江等人這才隨著歐陽侍郎進了霸州。這國舅康裏定安,既有權有勢,又英勇無比。手下有兩員猛將,金福侍郎和葉清侍郎。他們聽說宋江已經投降過來,先請了宋江一個人,看宋江確實真心投降,才把眾軍安排過來,殺牛宰羊,安排宴席。席上,宋江又說了吳用一事。

那益津關口上,突然塵土蔽日,黃沙飛揚,有大批人馬過來,把關人員剛要準備迎敵,突然看見一個秀才模樣的人騎馬狂奔過來。來到關口,他大聲說:“我是宋江的軍師吳用,是來投奔大遼的,快讓我進去,後麵宋朝追兵就要到了,快救救我。”把關人員一聽正是吳用,開了門放吳用進去。緊跟在吳用身後的魯智深、武鬆也要進去,把關的不讓他們進,罵了兩句,武鬆大怒,拿出雙戒力,砍倒了幾個人,魯智深也揮起了禪杖。這時,解珍、解寶、李立、李雲、楊林等人也來到關口,和魯智深一起奪下了關口。盧俊義率領人馬,從關口一直殺到了文安縣。

吳用飛馬來到霸州,見了宋江、歐陽侍郎和康裏定安。對他們說:“我來時被盧俊義追到關前,我進到城裏,不知他們怎麼樣了?”正說著有人來報:“文安縣已失,人馬已來到霸州。”國舅裏定安康立刻派兵出城迎敵。宋江說:“先別調兵,等他們來到城下,我先用好話勸他投降,如果不行,再和他廝殺也不遲。”國舅點頭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