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
中小企業的發展需要資金強有力的支持。企業的資金就如同血液般,需要源源不斷的供給和支持,一旦出現問題就如同心髒缺血一樣,瞬間就會使企業失去活力與正常運轉的動力。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初步建立了較為獨立、渠道多元化的融資渠道體係。但是,據銀監會統計,全年第一季度各大商業銀行的貸款額超過22000億元,而中小企業隻得到其中的3000億元的貸款,僅占全部商業貸款的14%。融資難、擔保難成為製約中小企業發展最突出的問題,現來具體介紹其發展近況如下。
(一)企業抵押與擔保貸款困難
我國中小企業在貸款上主要是抵押和擔保兩個方麵同時麵臨著嚴峻的困難。在抵押方麵,可抵押物相對較少,且由於評估部門服務相對壟斷、辦理手續相對繁瑣、收費相對昂貴、對抵押的物品並不能按市價來準確評估價格,使得抵押物的折扣率相對較低,損害了中小企業的既得利益;而在擔保方麵,由於中小企業規模小、發展不穩定、可靠性不強,使得其很難找到合適的擔保人,各個企業都從自身考慮,避免在經濟和法律上產生不必要的糾紛,都盡可能的規避風險,進而使得中小企業很難通過擔保來籌措資金。此外,對於擔保貸款收費不合理、偏高,也是限製中小企業采用擔保貸款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 融資的方式單一和渠道狹窄
由於我國的相關規定,企業要通過發行股票和債券進行融資需要達到很高的要求,並且公司上市需要達到較大的企業規模和較好的發展前景,門檻相對較高。雖然深圳中小企業板已經建立,但符合上市條件的企業仍然占少數。因此,中小企業難以通過資本市場公開籌集資金,從而導致企業融資方式相對單一,融資渠道相對狹窄。
(三)向銀行貸款融資受到限製
銀行貸款是我國中小企業對外融資的主要渠道,然而其申請成功的比率卻相當低。銀行主要通過對企業的實力、信用、資產擔保等方麵的評估來提供貸款的。但是由於中小企業自身經營規模小、信用等級較低、財務狀況不好,使得中小企業在獲得銀行提供貸款的道路上受到很大的阻礙。
(四)主要以商業性融資為主
中小企業最主要的資金來源除了幾個國有商業銀行外,主要靠地方性股份製銀行來籌措資金。這些地方性銀行自身也是中小型金融機構,體質相對靈活,對貸款的企業要求相對較低,進而能為中小企業提供較好的服務。
四、 我國中小企業解決融資存在問題的可行措施
為了更好的使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的作用,要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方麵的問題並對其進行深入係統地研究,就需要企業、銀行、政府、社會等多方的共同支持與配合。就上述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提出相關的可行性措施,以期對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一些有效的幫助。
(一)加強和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的信用擔保體係
我國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機製處於發展初期,存在著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的改革與完善。首先,需要建立起相關的風險分擔機製。鼓勵銀行與擔保機構的合作,建立擔保機構與銀行之間的風險分擔機製;鼓勵擔保機構與銀行共同開發符合本地中小企業實際需求的融資擔保產品,尤其是針對中小企業抵押不足的情況開發應收賬款、股權等新的抵押(質押)產品。其次,建立信用擔保基金。政府每年應從財政預算中安排一定比例資金,按擔保額一定比例實行補償,以提高擔保機構資信,增強其抗風險能力。最後,為企業建立信用評級製度,並且通過相關法律製度的規定,來規範信用擔保體係,以保證其正常健康的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