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望子成龍空悲切,世事多變道滄桑(1 / 3)

往事已經成為過去,經過了日月的遷移,隻有慢慢的在記憶裏淡化。[173文學網www.173wx.com]但是總有一些事情會刻骨銘心的記在心裏。

穀雨節剛剛過去,布穀鳥就在山野裏發出了響亮的叫聲。告訴農民春耕開始了。稻田裏的淺草已經長出鵝黃的嫩芽。遠遠近近的山嶺上一片碧綠,籠罩著一層淡淡的水霧。一年一度的農忙隨著一聲春雷的響起就拉開了序幕。

現在劉啟玉就扛著鋤頭來到了後背衝的田野裏挖引水渠,他知道,他這輩子已經離不開土地了,他的後半生隻能在土地上做文章。他的一家四口人,六畝多責任田,全靠他一個人耕種。每年的春耕秋收他都累的伸不直腰。他年輕時身板硬朗,腰板也挺的很直,而今才五十出頭,他的背就明顯的駝了,腰也彎了。臉上也出現了飽經滄桑的皺紋。村民組長他也不幹了。到現在為止他生活的壓力一點也沒有減少。他的女兒今年正上高中二年級,學費一年比一年多。今年一個學期一千元,明年可能就漲到一千二或者一千三。再加上補課費,生活費,學習資料費等等,一年的費用好幾千元。這些錢都是他在土地裏刨挖出來的血汗錢,來之不易。他知道,他女兒劉冬苓的學習成績不錯。搞不好過兩年還要上大學,而他一年一年的變老,他真不知道到時候該怎麼辦了?關鍵是現在的大學生不安排工作,如果大學畢業出來就有工作安排,那麼他再苦再累也樂意。可現在他真的希望他女兒考不上大學,高中畢業就去外麵打工去。他現在甚至懷疑那年他絞盡腦汁的把他兒子送到中心小學去上學也是一個錯誤,因為他家裏的人沒有當幹部的命,如果他兒子跟別人一樣,沒有上大學。可能現在也成家了,因為和他兒子一起長大的後生百分九十的人已經結婚了。可他有文化的兒子卻不著急找女朋友。這點把他氣得半死。

他的兒子劉細明零三年大學畢業,現在在天海省的一個機械廠上班。一個月的工資雖然有二千多元。可兩年多了也沒有存下什麼錢。當然,這並不是說他大學畢業的兒子沒有本事,掙不到錢。實際上他兒子的工資還是非常可觀的。他理解他兒子的難處。在他看來,年輕人本來就應該有遠大的誌向,可成家和有理想不起衝突呀?他就是想不通他兒子為什麼二十五歲了還沒找女朋友。按說他家的細明也是長得一表人才,個子高挑,濃眉大眼的。如果在過去子女的婚事父母包辦,可現在講究個男女自由戀愛,再說了,就算他給兒子瞧上個兒媳婦,可兒子一年四季不在家呀,能有什麼辦法呢?難道他家的細明就不明白“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個道理嗎?哎!一個當農民的人,家裏又不富裕,不趁年輕時找個媳婦,年紀一大就越來越難了,他搞不懂現在的年輕人。

想到這裏,他的心坎上就有一陣酸楚悲涼的味道。於是就揚起鋤頭在水渠裏狠狠的刨挖起來。這時他老伴段桂珍也過來了,她是剛剛在家裏接到了兒子電話才過來的。兒子說過兩天就回家,他已經在廠裏請了一個半月的假。她把這個事告訴了他。他聽說兒子要回來,心裏也很高興。雖然他對兒子的做法不太滿意,但畢竟骨肉親情。他知道,這兩年兒子一個人在外麵打工也不容易,他也盼望兒子每年能回家幾次。可兒子遠在千裏之外,回家一次哪有這麼容易!再說這年頭又有幾後生呆家裏的?世道變了有什麼辦法!

卻說劉細明大學畢業後的這兩年也過的不輕鬆,為自己的前程傷盡了腦筋。

二零零二年八月,他畢業於五陽市的最高學府—五陽師專中文係。畢業後他打算報考國家公務員,呆在家裏四個月,複習了從高中到大學的所有課程。這年冬天縣民政辦公室麵向社會公開招聘兩名行政幹事,要求是應屆大學生,本縣的戶口。他正好符合要求,就報了名。當他走進縣委大院去參加考試時才發現全縣有八十多名大學生來參考試。而招聘的名額隻有兩個,看到這樣的情景,他火熱的心突然間涼了半節。他知道在這些人當中,有些是名牌大學畢業的,有些是幹部子弟。論出身他怎麼跟人家去比呀,難道讓他當農民的父親和國家幹部去比嗎?最讓他傷心的是民政部門公開說明優先招聘非農戶口。有什麼辦法?文化考試完成以後,他就回家了。麵對這樣的情況他連打聽考試的結果都沒心情了,他知道即使他考上了人家也不會要他的。

終於他想當幹部的夢想在嚴峻的社會現實麵前破碎了。他,劉細明,一個農民的兒子,怎麼能去當國家公務員呢?想起來他自己都覺得好笑。他的夢想雖然破碎了,但他沒有喪失麵對生活的勇氣。他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一個有著過硬的文化底子的農村青年人,他堅信他的這輩子不會再像父親一樣在田地裏輾轉。他要想辦法為自己尋找一條生活的陽光大道……

如果不想在家裏種田,那麼,擺在他前麵的就隻有兩條路。一是自已創業,二是去外麵發展。他知道他家裏貧窮,父親為了他和妹的學費已經絞盡了腦汁。這幾年家裏還欠下幾千元的外債,他的創業心再怎麼強,家裏也無法給他提供任何幫助。一無所有的他隻能隨著新時代的潮流去外麵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