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師傅竟是偽君子,經理招聘技術員(1 / 3)

時間過的飛快,不知不覺中他們倆就在這個塑料廠工作了三個多月。{173文學網www.173wx.com}已經領了三次薪水。雖然每個月隻有幾百元的工資,但省吃儉用的劉細明為了去學技術已經存下了二千元錢。等廠裏再發一次工資他就可以去報名了,近段時間他學習的熱情也越來越高了。在這四個多月裏他己經閱讀了大量的相關書籍,大部分的星期天他都在書店渡過。

他如此拚命的學習是因為他不想再呆在生產線上為了每天幾十元錢的工資而奮鬥了。在他看來,他十五寒窗換來的不應該是這樣的生活,再苦再累他隻想為自己尋找一條生活的光明之路。他知道,如果他一直在廠裏的最下層當一名普通員工,他不但對不起父母親為了他上學付出的血汗錢,更會讓人家看不起的。此時他好像又聽見他三嬸說:“我兒子雖然是初中生,但在外麵享受大學生的待遇。”是呀,人家一個沒文化的人都能在外麵享受大學生的待遇,而自己卻在生產線上享受初中生的待遇。

他為了不讓父母難過,不讓父母親著急,每次打電話回家都說在外麵很好。隻告訴父母自己在一個塑料廠上班,沒有說自己具體在幹什麼。他認為他在生產線上機械的勞動是他生命裏的一段不光彩的曆史,應該永遠埋藏在記憶裏。如果傳回去,讓村裏的人知道他一個大學生在生產線上做員工,鄉鄰們肯定會指著他爹的背後說:“劉啟玉的兒子大學畢業了,也是在廠裏做員工,幾年大學白上了。”所以他不想讓村裏的人知道他在外麵的情況,如果讓村裏的人知道他在外麵混成這個模樣,他父母親一定會承受許多無言的恥笑,就像劉遠山想當村幹部一樣。

擺在他眼前的唯一一條出路就是盡快改變自己的處境,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他堅信他的能力不比那些所謂的“白領”差,隻是眼下他沒有一個合適的舞台來演繹他的才幹。

他是文科生,來到天海闖蕩了幾個月後他才發現文科方麵的東西在企業裏確實難以施展。於是他才下定決心改行,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他現在發現他選擇的機械行業沒有錯,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所謂天道酬勤,隻要你肯幹肯學肯鑽,一定會獲得自己滿意的收入和社會的認同。強烈的求知渴望和強烈的想改變自己的處境的心理疊加在一起就形成了無限的精神動,迫使他付出玩耍的代價去實現他的夢想。

此時他正躺在床上,一雙大眼睛盯著房頂的風扇。腦子裏思緒交集,有愁悵,有憂傷,但更多的是信心和渴望。雖然說他大學畢業後一無所有,隻身來到天海,幾個月來沒有給家裏寄過一分錢。雖然家裏的人不知道他在外麵的具體工作,但鄉鄰們總是在熱心的觀注著他在外麵的情況,常常問他父母親他在外麵怎樣?父母隻說他在一個塑料製品廠上班。於是鄉鄰們就都說他大學白上了,還不如當初不上大學,直接到外麵去打工還好一點。任憑人家怎麼說,但他並不後悔他上了大學,至少他在大學的三年裏獲得了堅實的文化功底,>和>給他奠定了機械行業的理論基礎。比方說:馬易中也是高中生,但他學習>這本書時就有很多地方不懂,經常跑過來向他請教。而他劉細明就不一樣了,肚子裏有墨水,上過大學,他學這本書就象看小學生的課本一樣,輕輕鬆鬆的看上兩遍就全會了。這就是大學生和高中生的區別,雖說他們的社會地位一樣,但他們的文化功底終歸不一樣。每當馬易中帶著書本來向他請教時,他的內心就獲得了很大滿足。有一次,他和馬易中在研究空間組合體的工程圖時,馬易中很自然的說:“你怎麼這樣曆害,你不愧是大學畢業的。比我強多了。”……

農曆六月間,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天海的天氣更是炎熱,毒辣的太陽像一個大火球無情的炙烤著大地。村村落落的大樹下到處坐著穿短衣短褲乘涼的人,姑娘們又一次換上了超短褲,超短裙,向異性展示著誘人的身材和健美的大腿。高樓大廈被太陽曬的滾燙,大地上趟起一層微溥的黃塵。氣溫最高時達到了四十度。車間裏的換氣扇和風扇呼呼的轉個不停。劉細明正在一台注塑機前認真的觀察一個塑料製品,注塑機裏的塑料模具發出輕微的撞擊聲。馬易中從後麵的機台邊繞過來,站在劉細明麵前說:“明天廠裏又放假了,你有什麼打算。”

“這麼熱的天還能怎樣?在宿舍裏睡覺吧?”

“睡覺?”馬易中驚訝的看著他。

“怎?你想幹嘛?”

“我們明天去馬安技校看一下,如果培訓的課程符合我們的要求咱們就去那裏報名,你看怎樣?反正在這裏上班是浪費時間。早點報名早點改行呀。”

劉細明又從注塑機裏取出一個產品,一邊看一邊說:“馬安那邊太遠了,咱們每天上班十二小時,不方便。不如就在附近找個培訓班報名算了,反正這裏的培訓學校這麼多。哪裏都一樣,再說近一點天天都可以去。”

次日,他們倆就共同騎著一個自行車來到了離他們廠最近的“廣成培訓學校”。

廣成培訓學校是一家社會上的業餘培訓機構,很不正規。常年累月的招生,大部分的學生都是在附近的工廠裏上班的工人,隻要你報了名,在規定的時間內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學習時間由學生自己決定,相當自由。整個學校隻有兩個門麵房那麼大,由四名老師和幾十台破舊電腦外加三四台舊機床組成。兩個老師從事電腦培訓,一個從事機械培訓,還有一名是女的,負責宣傳和招生。

馬易中和劉細明把自行車停在學校的旁邊,推開玻璃門走進去。這個負責宣傳的女老師馬上走過來給他們介紹學校的培訓課程和學費,並給他們發了兩張宣傳單和自己的名片。

劉細明接過她的名片看了一下,說:“程老師,你先帶我們去看一下機械加工的培訓吧!我們倆都想學這方麵的課程。”

戴眼鏡的程老師就引著他們進到了隔壁的門麵房裏。由於他們倆去得很早,這裏還沒有學生過來培訓。隻見門口的兩邊擺著兩台舊車床,裏麵擺著一台銑床和一台磨床。程老師給他們倆介紹說:“我們這裏隻培訓普通機床的操作,這裏的機床都是工廠裏使用最廣泛,最常見的機床。一般來說在這裏培訓三四個月就可以去找工作了。”

馬易中問:“這裏有幾個老師?”

“一共四個。兩個是電腦培訓的講師,我負責宣傳和招生,還有一個負責機床培訓。”

聽完程老師的介紹,馬易中對劉細明說:“你看這裏怎樣,就一個老師,萬一老師不行,那我的學費不是白交了。”還沒等劉細明說話,程老師為了讓他們倆來廣成報名,接著就說:“在我們廣成培訓機械製造的朱老師是一個在工廠裏當高級技工的老技術員,我們這裏的很多學生都在外麵找到了對應的工作。而且我們的學費是附近這一片的培訓學校中最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