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劉明祥荒宅塑神,劉遠山田野施計(1 / 3)

在劉遠山和劉啟玉的主持下,劉家坪的幾十畝山林總算是處理完畢了。他們倆又以山井村六組的名義把這兩萬五千五百元錢用定期存款的方式存到了農村信用杜,等到了秋收以後劉遠山就會拿這筆錢去修建馬凹塘田的引水渠了。

在農村裏來說,雖然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到天海省等沿海一帶的城市打工去了。但是留下的人除了一些婦女老人整天的湊在一起打麻將外,其它的人也是大多不會閑著。各有各的路子,各有各的辦法。但歸根結底都是在想方設法的搞錢,鬥富,攀比。都在想著蓋新房,掙大錢,買小車。

對於一個農民來說,種完田以後也就自由了,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去,隻要不犯法就沒有人來管你。但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一個農民如果隻靠著種田過日子是根本行不通的。好一點能解決全家的溫飽問題,差一點連溫飽問題都不能很好的解決。同在一片藍天下,同在一個村民組,人與人的差距是十分顯著的。有些人己經蓋起了高樓大廈住了好多年,有些人己經買了小車,有些人有很好的掙錢門路。但有些人卻掙錢無門,窮困潦倒,一家人都住在一棟破舊不堪的老房子裏。

在劉家坪這個小山村裏,這幾年時尚的樓房也是越來越多了。但是八十年代的老建築仍占多數,也就是說大部分的人仍然還隻是剛剛解決了溫飽問題,或者隻是在解決了溫飽問題的基礎上向前邁出了一小步。要想發家致富還得努力打拚一翻才行。看著人家住進了高樓大廈,看著人家的生活如此美好!自己怎能無動於衷呢?於是就形成了一個你追我趕的局麵。除了那些常年在外地打工的人外,還有一些留下來的有門路有手藝的人也是一年四季都在想方設法的掙錢。比如說劉啟軍一年四季都在鎮上經營著一個小型的批發部,劉躍進和鄧明祥一結束農活就操著磚刀四處搞建築去了,劉啟玉就更不用說了。他每天早上都是先到田裏轉上一圈,中午太熱了就呆在家裏編織竹簍子,下午他就蹬著三輪車到各個村莊裏去做點小本生意。

在人人為了掙錢而忙得暈頭轉向的時候,劉家坪的大閑人劉明祥卻拿著一套做木工的工具走進了劉家坪農場裏的一座廢棄了多年的破房子裏做起了木工。他的這一舉動把全村人都嚇了一大跳。不知道他從哪裏搞來了一節一米左右的大樹樁,用這些斧頭,銼刀,木鋸,等工具連續幾天都在這節木樁上敲敲打打。開始人們都不知道他在這裏幹什麼,也沒有人打問他在這裏幹什麼。直到這兩天人們才知道原來他是在雕刻一尊神象。哈呀!看來這個老家夥又要開始修練了。

“是練‘邪功’嗎?”一些人問。

“好像不是的,如果要修練邪功他應該雕刻一座李紅誌的神象,但他現在雕刻的是一座觀音象!”知道的人解釋說。

“哦!原來如此!”

但盡管劉明祥不是修練“邪功”,但他還是被隊上的人以修練“邪功”的名義告到了村委會,隻是他不知道告他的人是誰罷了。據劉遠山估計,人家告他可能因為兩個原因。第一,他使用的那座荒宅是隊上的,又不是他劉明祥的,他劉明祥憑什麼就把這地方給霸占了。第二是因為他確實有過修練“邪功”的前科,一些人認為他死灰複燃,所以就把他在村委會以修練“邪功”的名義告下了。但究竟他想幹什麼?隻有他自己知道。

在劉家坪的老年人當中,劉明祥算是有福氣的了。這些年他的三個兒子都在天海省打工,每人都要按月給他寄一筆生活費,他女兒每年也要給他幾百元錢花。這樣一來,他就生活無憂了。他雖然是六十多歲的人了,但是腿腳卻還像年輕人一樣的利索,能四處走動。聽說前段時間他還跑到廣西桂林去旅遊去了。回來以後就給村裏的其它老人繪聲繪色講述桂林的山是如何如何的美麗,桂林的水是如何如何的好看,桂林的動物園裏的一隻小駱駝是如何如何的吸引人,講得是天花亂墜,吐沫橫飛。把他的同齡人羨慕得一個個全都張大了嘴巴。他呢?他就一邊說,一邊抽煙,口裏一陣煙霧夾著一陣唾沫星子在別人麵前亂濺亂飛。這是他最得意的時刻,估計,這樣的時刻他一輩子也不會忘記,因為這樣的時刻他在別人麵前找到了自己的優越感。

近幾年來他把家裏的十多畝田地全部都承包給別人耕種了,他一個人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沒有人管他,也沒有人騷擾他,隻是村莊裏議論他的人倒是不少。可他全不當一回事!似乎在說你們愛怎麼說就怎麼說吧,反正我有我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劉明祥就是這麼個人。

自從他把隊上的那幾畝山林賣了,得了幾百元的好處,又受到了全隊人的譴責後他就再也不理隊上的事了。在他看來:隊上的人沒有一個是好東西,都是一些見不得別人得到半點好處的人。隻要你得到了半點不該得的好處,隊上的人就恨不得吃你的肉,拔你的皮。這些“土狗仔”!他常把隊上這些不外出打工的人稱之為“土狗仔”!前段時間,劉遠山開村民會,商量賣山的事他就沒有參加。在他看來反正他現在什麼也不管了!你賣山也好,賣田也好。反正跟我沒有關係,賣到的錢也不會讓我來保管,也分不到我手裏來!我又何必來管這些吃力不討好的閑事呢?

近段時間,這個大閑人一天到晚隻是東遊西蕩,今天去趕集,明天去逛街,後天又去什麼地方看熱鬧。錢存夠了就出處旅遊一下,在家裏很難看到他的人。

上個星期,他的三個兒子一人又給他寄回了兩百元錢的生活費。拿到錢以後,他突然想起他這輩子還沒有去過一次文崗市的雲山,是的!雲山是這一帶的旅遊勝地,又離他這麼近,他常常在村裏聽人提起,怎能不去看一下呢?一個來回也就三十多元錢的車費而已,沒什麼大不了。於是第二天大清早他就乘著公交車去雲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