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萬事萬物,其變化速度之快,有時真的大出我們的想象。為了跟上這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在改變著自己,因而,在人際交往中,心態的調整已經越來越重要了。
曾經有位心理學家做了一個非常巧妙的實驗:實驗人員讓兩組參與者向同一位女士打電話。告訴第一組說,對方是一個冷酷、呆板、枯燥、乏味的人。告訴第二組說,對方是一個熱情、活潑、開朗、有趣的人。結果,發現後一組的參與者與那位女士交談得很投機,通話時間也明顯比前一組的參與者時間長;而前一組的參與者與那位女士的交談很難順利地進行下去。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你事先的預期或看法決定了你的交往方式,包括你的語言信息和非語言信息都會受到預先期待的影響。
如果我們做到用善良的心來對待一切,時時檢驗自己,嚴以律己;同時,對待他人要寬容,得饒人處且饒人,寬以待人,並對自己的期望值加以調整,許多類似的情況就不會發生,這就是對交友心理素質的要求。做到嚴以律己還不大難,而要具備寬以待人的素質則不易。生活在大千世界中的人在性格、愛好、職業、習慣等諸方麵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對事物、問題的認識與理解也不盡相同。這樣,調整自身的心態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兩個不同的人,同時遷到一個小鎮。第一個到了市郊,在加油站停了下來問一位職員:“這個鎮裏的人怎麼樣?”加油站的職員反問:“你以前那個鎮上的人怎麼樣?”“他們確實糟透了,很不友好!”“我們這個鎮上的人也一樣。”第二個到了市郊,也在同一個加油站停下來,問了同一個問題。加油站的職員反問:“你以前那個鎮上的人怎麼樣?”“他們好極了,真的十分友好!”“我們這個鎮上的人也一樣。”
可見,在人際交往中,對別人的態度和別人對你的態度事實上是一致的,甚至可以說是一樣的。一位心理學家曾經說過,我們往往能夠從別人的臉上讀到自己的表情。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人際交往中的預期,即態度是決定交往成敗的心理根據。
從這個例子中還可以領悟到什麼呢?我們不能要求他人與自己一樣,不能以自己的標準和經驗來衡量他人的所作所為,要承認他人與自己的差別,並能容忍這種差別。不要企圖去改變別人,這樣做是徒勞的。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宋代文士袁采說過:“聖賢猶不能無過,何況人非聖賢,安得每事盡善?”人與人在日常的交往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現或大或小的失誤,這時不應橫加指責,大聲嗬斥,而要做樂道人之善,多看到他人的長處。成功的交往是人人希望的。把握交往成敗的關鍵在於調整你自己的期待。把別人想象成天使,你就不會遇到魔鬼。
孔子說:“無求備於一人。”在日常交往中,若他人未能滿足自己的需求或有什麼過錯或做了對不起自己的事情,切不可懷恨在心。因為,怨恨不僅會加深人們之間的誤會,影響友情,而且會擾亂正常思維,引起急躁情緒。
其實,在當今的人際交往中,人們都有保持心理平衡的需要。你怎樣看別人,別人就怎樣看你;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怎樣對待你。否則,對方就會感到不平衡。所以,如果你事先對他人有一些消極的看法,那麼,這些看法勢必會無意識地流露出來,表現在你的語言或行動上。而對方覺察到你的言行後,也會做出相應的反應。
凡事都要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想一想,這樣或許能夠理解他人的所作所為。要真正做到隨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你就必須提高對自身素質的要求,全麵展現自己,多看他人長處,原諒他人過錯,原諒他人的素質與涵養,這樣你們的友誼之樹才會常青。有句古話說:“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嚐,此是人生一極樂法。”在道路的狹窄之處,應該停下來讓別人先行一步。隻要你心中常有這種想法,那麼你的人生就會快樂安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