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自然博物館 非洲野牛(1 / 1)

拉丁文學名:Syncerus caffer

分類:哺乳綱 偶蹄目 牛科

非洲野牛,又名非洲野水牛,是非洲唯一在顏色、體形、頭角方麵有許多差異的大型哺乳動物。

非洲野水牛的外形會根據居住的地區不同而有所不同。離森林區越遠,它們的皮毛色澤就會越深。森林水牛是紅棕色的,草原以及熱帶稀樹草原的水牛色澤則為暗棕色偏黑,皮毛上很少有斑點。水牛體形也會因地區而有所不同,體重在250~800千克不等,公水牛多比母水牛重。在長有茂盛豐富的野草棲息地中的水牛多半比較高,頭角也比較大。公水牛與母水牛都有頭角。頭角在防衛以及雄性之間的戰鬥中起到極重要的作用。公水牛頭角的底部都會有一個角膜突起物,同時,支撐頭角的額骨也會比較厚,這兩個腫塊逐漸合在一起,並且戴在整個額頭上,形成一頂十足的防護帽。母水牛的頭並不帶有角膜盾,而且它的頭角也會比較小而扁平,同時也很窄。

對非洲母水牛、小水牛而言,獅子是敵害,但雄牛巨大的彎角可以把獅子撕碎。

非洲野水牛各個獨立的家庭集結成一個大族群。森林中的水牛以三四頭個體所組成的小團體為基礎共同生活,而稀疏的森林和熱帶稀樹草原中的水牛則有可能十幾頭或幾百頭一起生活。

每個大族群都非常穩定,主要由母水牛和它們的小水牛,以及1~4歲的公水牛組成。這些母水牛中存在著一個母係領導階層的血統。有經驗以及體力好的雌水牛多待在隊伍的前方或是兩側。一些成年公水牛在隊伍周圍變換位置,但它們中的大部分都會以5~10頭組成小群。大族群中還會有一些落在後麵,它們往往是那些由母牛帶著的受傷、生病和幼小的水牛。

大族群中一般由公水牛來擔任領導和向導的任務。除了在繁殖期外,公水牛間很少發生爭鬥。如果一頭公水牛擋住階層比它高的公水牛的路,後者會發出低沉的聲音而且把頭低下。如果這頭低階層的公水牛沒有迅速離開的話,會有另一頭公水牛前來用頭角推它的臀部把它驅離。這頭領導階層的水牛在離開時會發出吼叫聲,然後身體維持不動,頭部保持水平,背部拱起而且使尾巴垂在兩腿之間。

旱季時,水牛大族群會自動分成幾個比較小的團體。

非洲野水牛每天都要喝30升的水,天氣太熱時甚至需要40升。尋找水源是它們旱季遷徙的主要原因。

水牛成群喝水時,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浸到水中,但是整個族群都洗澡卻是很稀有的事。母水牛很少會涉水而行,隻有單身或少數族群的高階層公水牛會在爛泥中打滾好幾個小時。它們通過洗澡來對抗體外寄生蟲,尤其是能有效地對抗寄生在頭角底部比較薄的表皮層上的壁虱。

非洲野水牛中隻有統領層的公水牛可與母水牛交配。公水牛之間很少有的打鬥,在繁殖季節會忽然發生,並且異常凶猛。它們互相用力地靠著,頭頂著頭,用全身的力氣互推長達數分鍾。比較虛弱的一方會以轉向並露出腹側來結束爭端,但它的對手卻有時會企圖用角把它戳傷。

母水牛經過大約11個月的懷孕期之後,離開族群生下小水牛。小公水牛重在35~50千克之間,小母水牛則略輕。出生後約10分鍾,小水牛哆嗦著伸直它的四肢,背部弓著,會試著走幾步,跌倒,再爬起來。慢慢地它由母牛帶著回歸族群。母水牛會喂奶5~6個月。漸漸地,小水牛會跳躍了,可以和其他的小水牛玩耍並逐漸獨立。1歲到2歲之間,隻有年輕的公水牛會離開它們的母親並與其他的年輕公水牛組成一個團體。

與母親失散的小水牛有時會受到意外的照顧。被拋棄的小水牛常常會聚在一頭有著無限愛心的老母水牛身旁,老母水牛會給予它們保護,領導它們並帶它們去吃草。有時一頭上年紀的公水牛也可能會擔任這種類似奶媽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