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完善說話風格和個性的六個技巧(2)(2 / 3)

如何正確地表達你的想法:

(1)不要過多地重複你說話的內容,你可以適當地重複從而強調相關的內容,但是你必須保證自己是有意識這麼做的,而且盡量讓對方知道這一點,不然他們會懷疑你很拖遝。

(2)你需要盡可能簡單明了地把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3)你可以修飾你所說的話,但是你的意思必須讓對方明白。

技巧四:非語言信息比語言更富有內涵

卡耐基的忠告:非語言信息所傳達出的信息比語言本身更富有內涵。

柯恩登在為林肯寫傳記時,用這樣的文字來描寫他:

“林肯更加喜歡用腦袋來做姿勢,他會經常甩動頭部。當他想要強調某個觀點的時候,這種動作特別明顯。有時,這種動作會戛然而止……隨著演講的進行,他的動作會越來越隨意,最後趨於完美。他有完全屬於自己的自然感和特點,這使得他變得很高貴。他瞧不起虛榮、炫耀和做作……有時為了表示喜悅,他會高舉雙手大約成50度,手掌向上,看起來好像要擁抱那種情緒。當他想表現厭惡時——比如對黑奴製度——他就會舉高雙臂、握緊拳頭,在空中揮舞,表現出強烈的厭惡感。這是他最有效的手勢,表現了他最堅定的決心,看起來他好像要把這些東西扯下來燒了一樣。他總是站得很規矩,雙腳並齊,絕不會一腳前一腳後,也絕不會扶在什麼東西上麵。在整個演講中,他的姿態和神態隻有稍微的變化。他也絕不亂喊亂叫,不會在台上走動。為了使雙臂輕鬆,他有時也會用左手抓住衣領、拇指向上,而隻用右手來做手勢。”

林肯的肢體語言所呈現出的信息是如此豐富,聖·高等斯還根據林肯演講時的一種姿態為他雕塑了一座雕像,立在林肯公園內。當然,你沒有必要一定要模仿林肯的姿勢,但是你一定需要注意你的姿勢。

你要知道,非語言信息所傳達出的信息比語言本身更富有內涵。你的體態,包括你的表情、身體姿勢和手勢所傳達出的信息構成了你的一種肢體語言。這種信息更具有豐富的意義和說服效果,成為你個性魅力的展示,並作為你獨特的形象深入人心。

你需要更加完善和豐富你的體態,可以從下麵幾方麵著手來做。

第一,麵部表情

麵部表情具有極其豐富的含義。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麼,臉就是心靈的外觀,你的所有情緒都寫在你的臉上——如果你不是一個善於控製情緒的人的話。無論如何,你可以而且往往會通過表情傳達更多的信息。

表情有喜怒哀樂,但是對說話的人來說,一般情況下最重要的表情是微笑,它是拉近你和對方距離的最簡單有效的方法。當然,還有更多的表情,這要看你的說話內容而定了。

第二,身體姿勢

在你講話之前、聽話的過程中——尤其是在演講的時候——如果你必須麵對對方坐下,你就必須注意坐姿。不要四處張望,那非常像是一隻動物在找一處可以躺下來過夜的地方,而不是對與對方談話更加有興趣。

在你坐下來的時候,不要玩弄衣服或別的什麼東西,這會分散對方的注意力,而且這樣會使人覺得你不夠穩重、沒有自製力。所以,你必須保持靜止狀態,控製自己的身體。

當你準備講話的時候,不論你是站著還是坐著,挺起你的胸膛,顯出你很有自信的樣子。不要等到麵對聽眾時才這麼做,你平時就需要這麼做。

羅瑟·古裏柯在《高效率的生活》一書中說,現在,10個人中都找不出一個能讓自己保持最佳狀態的人。可見,很多人都還沒有意識到身體姿態對於說話的重要性。他建議我們平時就要注意這方麵的練習,在說話的時候更要“讓自己的脖子緊緊貼住衣領”。

第三,手勢

手是人類身體最靈活的部位,手的表情——手勢使人類肢體語言具有最豐富的內涵。手勢語言是人類在漫長進化曆程中最早使用的一種溝通工具,手勢語言是運用手指、手掌和手臂的動作變化來傳達信息的一種無聲語言。它使用的範圍很廣,便捷、靈活、變化多樣,不僅能輔助有聲語言,甚至有時還可以替代有聲語言。正因為此,有人稱手勢語言為人類的“第二語言”。

手勢是最自由和最強有力的體態語,也正是這個原因,人們往往也最容易犯錯誤。我將重點講述手勢語,主要講當你站著講話時的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