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工作並不十分辛苦,”我的這位朋友說,“但是一回到家她卻經常唉聲歎氣。她最喜歡無理取鬧,常常莫名其妙地就大吵大鬧起來。我並沒有跟她爭吵,但是家中卻永無寧日。”
的確,這位作家生性安靜,而且喜歡沉默寡言,他更擅長的是寫作,而不是說話。我建議他說:“你試著多陪她說說話,也許她所做的一切都隻是想要你多說幾句話而已。”
一個星期以後,這個朋友又來見我了,他高興地對我說:“的確如此。我現在經常讚美她,對她噓寒問暖。她的脾氣原來還是很好的。”
在很多情況下,男人所忽視的東西往往是女人重視的東西,如一句問候、一句關心,或者一句表達愛意的話——這本來是無關緊要的東西,但是卻往往能夠使女人高興起來。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用沉默來折磨女人呢?
法國偉大的小說家巴爾紮克曾這樣寫道:“大多數已婚男人都會讓我想起那些‘想拉小提琴的大猩猩’。”假如我們將婚姻當成男女雙方都需了解的事,那麼我們就可以了解婚姻,那些已婚男人就不會再像大猩猩,而是應該像著名小提琴家弗瑞斯·克萊斯勒了。
“家”自古以來就一直是人類的基本單位,它不僅能讓人保持對未來的希望,維持目前的現實,還能保衛、滋養和教導人類。家,其實就是一座神聖的城堡。
為什麼隻有男人才能承擔起保護家庭的重要擔子呢?雖然女人待在家裏的時間比男人多,但這並不等於男人就不需要家。家不僅僅是一個物質概念,它還包括溫暖、分享、歡笑、眼淚、幸福和憂傷等諸多精神方麵的含義,而且正是這些精神含義為家增添了豐富的意義和價值。顯然,隻靠女人是無法創造這一切的,它是男女雙方共同攜手、努力創造的結果。所以,我真誠地告誡男人,要給女人一個機會,好好思考自己該如何扮演“丈夫”和“父親”這個特殊的雙重角色,將自己創造成功事業的才智和精力適當地分給家人一部分。“婚姻是我們個人是否成熟的最好試金石,”國際婚姻指導委員會主席、德魯大學人際關係教授大衛·R.梅斯寫道,“如果你不想關心別人,任何人都可以單獨生活。但是,你若想和另外一個人親密地共同生活,就必須具備關心他人的能力……這是一個人成熟與否的標誌。婚姻有兩種結果,或者讓我們變得成熟,或者讓我們承受不成熟所結出的苦果。”
不會愛女人的男人不是好男人:
(1)婚姻並不是墳墓,如果你願意的話,你可以使婚姻變成天堂,關鍵在於你怎麼去做。
(2)把男人在婚前追求妻子的激情拿出來,不要對婚後的生活感到厭倦。
(3)多說些甜言蜜語,這樣做不會有壞處。如果你真心愛你的妻子,就要把它說出來,而不是埋在心裏。
技巧二:女人持家有道的藝術
卡耐基的忠告:要學會適應男人的心情,這是女人贏得男人青睞的最好辦法。
婚姻對於大多數男人來說都是望而生畏的,但是英國偉大的政治家狄斯累利卻說:“我一生或許會犯許多錯誤,但我永遠在打算為愛情而結婚。”他在35歲以前真的沒有結婚。後來,他向一位有錢的、頭發蒼白且比他大15歲的寡婦求婚。也許我們都會問,他們之間存在愛情嗎?她知道他不愛她,知道他為她的金錢而娶她!所以她隻要求一件事:請他等一年,給她一個機會研究他的品格。一年快到了,她與他結了婚。
這故事聽起來有些好笑,也夠矛盾的,狄斯累利的婚姻,是在所有破壞了的、玷汙了的婚姻史中一個最充滿生氣的婚姻。他所選擇的有錢寡婦既不年輕,也不美貌,更不聰敏。她說話時常發生文字或曆史的錯誤,令人發笑。例如,她永不知道希臘人和羅馬人哪一個在先,她對服裝的興味古怪,她對房屋裝飾的興味奇異。但她是一個天才,一個確實的天才,在婚姻中最重要的事情——處置男人的藝術上。
她沒有用她的智力與狄斯累利對抗。當他一整個下午與機智的公爵夫人們鉤心鬥角地談得精疲力竭以後回家時,她的輕鬆閑談使狄斯累利日增愉快。家成為他獲得心神安寧,並沐浴於她的敬愛的溫存中的地方。這段時光是狄斯累利與這位年長的夫人在家所過的時間,也是他一生最快樂的時間。她是他的伴侶、他的親信、他的顧問。每天晚上他由眾議院匆匆回來,告訴她日間的新聞。而這是重要的——無論他從事什麼,她簡直不相信他會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