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實
一些人在尋求充實,一些人在尋求虛榮。
充實對一個人來說是重要的,一旦缺失,各種壞毛病也就會乘機擠進他的生活中去。
如果我們的每一天都是充實的,那也一定是快樂的。
充實不僅是要做事,而且還是要想事。
思想充實是一切充實的基礎,也是一切充實的指引。
充實並不是要不停地工作,而隻是頭腦中要裝上思考,手中要有自己想做的事情。
老年人易孤獨,因此也更應當去充實。
一個有思想的人,在無所事事的時候是一種受罪。一個沒有思想的人,在無所事事的時候是一種享受。
時下一些中老年人自發的組織起了歌唱、跳舞等形式的娛樂活動,他們興致很高,勁頭很足,不管風吹雨淋,不管寒冬暑夏,總是定時定點出現在活動的場所,唱呀、跳呀、跳呀、唱呀,他們這不正是在追求一種充實嗎?
空虛會引起懶惰,懶惰會帶來貪欲,貪欲會喪失人格。
獨處時也能找到充實,但那要和自己的思想去對話,沒有這種修養的人卻也很難做到。
讓人充實的形式會很多,電影院、卡拉OK舞廳、錄像廳、聚會、聊天、讀書、寫作……等等,如何選擇當然是自己的事。
要盡量去給自己培養一些愛好,一點愛好也沒有,人一旦退休後就會孤獨。
生活充實是最基本的,隻有在這個基礎上才可以去奢望精彩。
要踏實生活中的每一步。
生活中的每一天都能在充實中度過,就是很滿足的事了。
隻有充實的生活才會美好,隻有快樂的心情才會幸福。
知足
隻有知道滿足的人,快樂才會長存。
一個有智慧的人,總會滿足自己所麵臨的一切,並充分的加以享受。
過度的物質生活追求必然會使精神生活淡化,要想追求完美的精神生活,就必須放棄在物質上的奢華,安於一種簡樸的生活,隻有這樣,精神生活的源泉才會不斷的湧流,使人們處於一種生命的享受之中。
絕不可以把得到看得那麼重要,人生不可能得到所有的東西,一旦把得到看的過重了,那你的一生就別想在安穩,得到了這、還想得到那,得到了那、又想得到這……終於你也許得到了更多的東西,但未必就能享受多少,隨著生命的終結,最後一切又都會全部失去。
去追逐更多的擁有,不如珍惜已經擁有的。
是不是幸福,就看你怎樣去看待,如果是一顆容易滿足的心,幸福就會處處都在,如果一顆貪婪的心,幸福就不會有蹤影。
學會放棄,才會有更好的得到,什麼都不想放棄,什麼也都想擁有,最終常常隻會失去更多,更有價值的東西。
常言說,“人比人,氣死人”做人永遠都不要和別人比,隻和自己比,隻要今天比昨天好,就該滿足,隻有滿足才會幸福常在。
在生活中隻要不和最好比,隻和最差比,就會看開一切事,而讓痛苦減少,使快樂增加。
不知足是一個禍根,會讓人一生不得安寧,但斬斷它卻需要勇氣。
人生苦短,要能看開一切,別自尋煩惱,自己和自己過不去。
知道知足的人,他的幸福一定會增加,痛苦必然會減少,不知道知足的人,他的痛苦必然會增加,幸福一定會減少。
和比你強的人比較,你永遠不會知足。隻有和比你差的人比較,才會感到知足。
不知足是一種心態,其實這種心態在許多情況下是無法改變事實的,倒不如去隨緣,落個自由自在多好啊。
不知足是人生最大的精神負擔,它總讓你沒有喘息的機會,累死累活,爭先恐後去獲取那所謂的物質財富,一些人的錢財幾乎可以夠用幾輩子了,可在不知足的促使下還在拚命的去追逐,終歸連自己也被錢財淹沒了。
知足並不是要停下前進的步伐,而隻是要在懂得知足的前提下去做更多的事情,去創造更多的財富,隻有這樣,精神才會自由,工作和創造才會有樂趣,而單純為了心中那種不知足的物質欲去拚搏,精神的自由和生活的樂趣便會消失殆盡。
他坐小汽車,我坐大班車,仔細想想的確不如人。隔窗看見路邊騎車人,頓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麵對世俗功利,一切都要會想,想好了清貧也會精神爽,想不好富有也會人煩惱。
不知足是一個禍坑,一旦跌入就會喪失自由。知足是一碗蜂蜜,一旦端上就會甜到心頭。
要這樣想問題,大廈千間,能睡幾尺?家財萬千,日食幾頓?
隻有和不知足的欲望告別,才能回歸到人生幸福的大道上。
人如果能從世俗功利中走出來,進入到知足的境界,那輕鬆和自由就全都有了。
物質欲上的不滿足會害人一生,思想上的功利欲會誤人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