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市場的停車場裏,雜亂無章停著各處來的自行車、助動車。門口排隊的是新畢業的大學生,把門口塞得很滿。厚厚的履曆表用各色的夾夾著,一捆一捆地,填沒了這隻手和那隻手之間的空隙。門口進去就是——市最大的人才市場了,招聘單位就排在市場的那一邊。早晨的太陽光從整潔的玻璃天棚斜射下來,光柱落在櫃台外麵晃動著的幾副GLSSES上。
那些畢業生大清早騎自行車出來,了半個城市,到了人才市場,早飯也不吃一下,便來到櫃台前麵占卜他們的命運。“重點本科1500,普通本科1200,大專不要。”招聘單位的HR小姐有氣沒力地回答他們。
“什麼!”畢業生朋友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美滿的希望突然一沉,一會兒大家都呆了。
“在6月裏,你們不是說IT年薪6萬麼?”
“7萬也招過,不要說6萬。”
“哪裏有跌得這樣厲害的!”
“現在是什麼時候,你們不知道麼?各處的畢業生像潮水一般湧來,過幾天還要跌呢!”
原來出來如同賽龍舟似的一股勁兒,現在在每個人的身體裏鬆懈下來了。最近天照應,很多人免了論答辯,考試科目的老師也不來作梗,很快就拿到了畢業生推薦表,有的還是優秀畢業生的頭銜,誰都以為該得透一透氣了。
哪裏知道臨到最後的占卜,卻得到比高考落榜或沒有學位更壞的征兆!
“還是不要幹的好,我們回去呆在家裏吧!”從簡單的心裏噴出了這樣的憤激的話。
“嗤,”小姐冷笑著,“你們不幹,人家就關門了麼?各處地方多的是本科畢業生,頭幾批還沒分派完,蘇北,西北等院校的本科畢業生就要湧來了。現在各地的海歸、碩士、博士、MB也多得是。高工資的POSITIO是為他們留著的。”
蘇北,西北等地的院校,碩士,博士,MB,那是遙遠的事情,仿佛可以不管。而已經畢業的學生不幹活,卻隻能作為一句憤激的話說說罷了。怎麼能夠不幹呢?在城市的生活費是要花的,為了做簡曆,買體麵的西裝革履,當初父親母親為自己上學借的債,自己簽約向銀行貸的款是要還的。
“我們到上海去找工作吧,”在上海,或許有比較好的命運等候著他,有人這麼想。
但是,小姐又來了一個“嗤”,眨著微翹的睫毛說道:“不要說上海,就是找到北京深圳去也一樣。我們同行公議,這兩天的價錢是畢業生名牌本科1500,普通本科1200。”
“到上海去幹沒有好處,”同伴間也提出了駁議。“這裏到上海工作要上海戶口,天知道他們多收我們多少錢!就說依他們給,哪裏來的錢?”
“小姐,能不能抬高一點?”差不多是哀求的聲氣。“抬高一點,說說倒是很容易的一句話。我們這公司是拿本錢來開的,你們要知道,抬高一點,就是說替你們白當差,這樣的傻事誰肯幹?”“這個價錢實在太低了,我們做夢也沒想到。去年的工資是5萬5,今年的行情又漲到6萬,不,你小姐說的,7萬也招過;我們想,今年總該比5萬5多一點吧。哪裏知道隻有1500!”
“小姐,就是去年的老價錢,年薪5萬5吧。”
“小姐,畢業生可憐,你們行行好心,少賺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