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爾來到西爾百貨商店,隻見老板西爾站在出納機後麵,正在與一位中年人談話。老板認識特爾,特爾也認識老板。特爾走向五金櫃台時,很不自在地對老板點了點頭。特爾花了很長時間選好了所需要的商品,然後有點忐忑地拿到出納機前。他小心地對老板說:“對不起,西爾先生,這次我們得賒賬。”
那個先前和西爾談話的中年人向特爾投來輕蔑的一瞥,臉上立刻露出鄙視的神色。然而西爾先生的表情卻沒有任何變化,他很隨和地說:“孩子,沒問題。你父親是一位講信用的人。”說著,他又轉向中年人,手指著特爾介紹道:“這是盧卡斯的兒子。”
閱後警言:
一個人的人品能值多少錢沒有計量的標準,但人們都知道,一個值得肯定的人品能用來做巨額資產的抵押,一個人具有好的人品,他說什麼、做什麼都會讓人信得過,一個有好的人品的人,人們願意與他相處,願意與他做生意,它的價值是無法估量的。
做一個受人尊重的人並不難
哈佛故事:
在一次哲學課後,一個學生追上哲學教授,請教個沒有弄懂的問題,他問教授:“我想知道,我怎樣做才能讓自己變成一個不僅愉快,還會受到周圍人的尊敬的人呢?”
教授說:“年輕人,你有如此心願,實在難得。我想你如果能在生活中踐行這四句話,便可達成所願。”
學生說:“教授,我非常想聽這四句話。”
教授說:“第一句話是:將自己想象成別人。”
學生試著解釋說:“這句是說當自身遭遇痛苦的時候,將自己想象成別人,這樣就可以用別人的幸福減輕自身的痛苦;當自己的生活和順的時候,把自己想象成別人,這樣,我就能從別人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成功,心態也會隨之平和,是這樣嗎?”
教授表示同意,然後告訴他第二句話是:將別人想象成自己。
學生思索了一會兒再次解釋說:“這句話是讓我學會換位思考,站在他人的立場上就可以體會到他人的不幸,更好地懂得他人的需要,並給予最適當的幫助。”
教授點了點頭,繼續說第三句話:將別人想象成別人。
學生低頭思忖似乎有些不解,但他還是說出了自己的理解:“這意思是不是說,要學會尊重他人的獨立人格,無論何種情況下都不能侵犯他人的尊嚴。”
“你說得很好!”教授告訴他最後一句話是:將自己想象成自己。
“對於這第四句話,學生真的可能有些費解,自己不用想象就是自己嘛!”教授見學生一臉茫然,就對他說:“這最後一句話你現在理解起來也許太難了,還是留給你今後慢慢去品味吧!你有些疑惑,但通過你對前三句話的解釋,我相信你一定也會找出正確答案的。”
但學生最後還是堅持說出了自己的理解:“我認為這句話至少應該包含這樣的意思,那就是:一個人要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這次教授沒做肯定的表示,隻是微微一笑。
學生又追問道:“那我怎樣才能將這四句話的意思統一起來呢?”
教授說:“這並不難,你不會一起遇到許多問題的,你隻需分別按你所理解的去做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