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獲得快樂本源的智慧(1)(1 / 3)

【題記】

快樂是世上最寶貴的財富。沒有它,人生將是空虛的和毫無意義的。快樂的出現指導著我們的行動。當你享受快樂時,意味著你一定是得到了某種需要東西。而當我們沒有任何危險或欲望時,才是最舒服最快樂的。沒有快樂的人生是可悲的。無論是誰,都渴望得到快樂,同時也希望快樂可以留得久一些。

01.尋找快樂的財主

從前有個財主,雖然萬貫家財,但他並不感到快樂。於是他背起金銀珠寶,帶著兩個隨從,要去遠方尋找快樂。可是走遍了千山萬水,也沒有找到快樂。

一天,他坐在茶樓裏,正悶悶不樂地喝茶,這時一位衣衫襤褸的樵夫扛著剛從山上砍回的柴,唱著山歌悠然地走過來。於是,財主叫住了農夫,討教快樂的秘訣。

農夫笑笑說:“哪裏有什麼秘訣,快樂其實再簡單不過了,隻要把背負的東西放下就可以了。”

財主忽然頓悟,自己背著那麼多的金銀珠寶,腰都快被壓彎了,而且一路上又怕偷又怕搶,成天提心吊膽,怎麼能夠快樂得起來呢?

於是,他放下行囊,親手把金銀珠寶分發給過往的窮人。這樣,背上的重負沒有了,看到窮人那一張張幸福感激的笑臉,他心裏泛起的那種感覺,就是他找尋多日的——快樂。

智慧鑰匙:

生活中,背負的東西太多,就會讓我們感到壓抑。其實,快樂並不曾遠離過我們,而是被貪婪遮住了。

02.為快樂而舞

看見演員在舞台上翩翩起舞,駱駝動心了,它開始了堅持不懈的練習。在驕陽似火的沙漠裏,它一次又一次地重複著各種舞姿,就這樣一直練了好幾個月。

駱駝生日的那天,它請來了許多朋友來看自己表演的舞蹈。它努力地跳著,把每個動作都做到最完美。跳完之後,它深鞠一躬,向大家致謝。

但是,並沒有掌聲,反而是訕笑,甚至是嘲諷的聲音。其中一位朋友直言不諱地說:“我必須坦率地對您說,您的動作笨拙難看,注定做不了舞蹈演員。”

“我跳舞隻為自己快樂。我是為快樂而舞,不是為成名而跳。”駱駝說。

智慧鑰匙:

一個不知滿足的人,很難快樂起來。隻有滿足於自己現在所擁有(哪怕是一無所有)的,你才能感受到人生的快樂與幸福。

03.付出與歡樂

一位富商的女兒,她擁有這個世界上她想要的每樣東西,金錢、衣物、各種奢侈品,等等,但她並不覺得快樂。於是,她決定隨朋友們去法國生活一段時間。她的父親雖然很不情願女兒出去吃苦,最後還是同意了。

她帶著自己的小提琴——因為那時她已經是一位有成就的音樂家了——隨同夥伴一起來到法國的一個城市裏。她找了份工作,就是每天為人們拉小提琴。她的目的不是為了掙錢,而是想為別人帶來歡樂,她相信她有這個能力。

工作之餘,她還幫著做熱可可奶、打掃衛生、刷盤子。而在這之前,她沒有做過任何一件家務活兒。

晚上,她和其它員工一起娛樂。她用自己的小提琴為大家演奏美妙的樂曲,所有的人都隨著她的曲子歡快地歌唱。他們都非常喜歡她,老板也感激她能通過這種方式為員工們帶來快樂。

在法國的每一天她都過得非常開心。後來,由於父親生病她不得不回家。臨走前,老板特意頒發了一枚精美的獎章給她的父親,感謝他把這麼可愛的女兒帶到了這個世界上。當她把獎章放在父親手裏的時候,父親也終於明白女兒所追求的快樂的意義了。

智慧鑰匙:

付出得多,快樂也多。生命中最大的快樂不是財富的累積,而是幫助他人,與更多的人分享歡愉。

04.老琴師的教誨

曾經有一位猶太少年,他做夢都想成為帕格尼尼那樣的小提琴演奏家。他非常刻苦,一有空就練琴。可是就連他的父母都覺得他拉得實在太糟糕了,完全沒有音樂天賦。

有一天,少年去請教一位老琴師。老琴師說:“你先拉一支曲子給我聽聽。”少年拉了帕格尼尼的一首曲子,結果錯誤百出。一曲終了,老琴師問少年:“你為什麼特別喜歡拉小提琴?”少年說:“我想成功,我想成為帕格尼尼那樣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老琴師又問道:“你拉琴快樂嗎?”少年回答:“我非常快樂。”老琴師把少年帶到自家的花園裏,對他說:“孩子,你拉琴非常快樂,這說明你已經成功,又何必非要成為帕格尼尼那樣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呢?你知道嗎?這世界上有兩種花,一種花可以結果,另一種花不能結果。但是不能結果的花似乎更加美麗,比如玫瑰。它們在陽光下綻放,雖說沒有任何明確的目的,但這也就足夠了。”

少年恍然大悟。此後,他雖然仍常常演奏小提琴,卻不再受困於成為帕格尼尼的夢想。

這位少年就是名震天下的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