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星期過去了,她滿懷信心,站上那個令她一看便心跳一百的磅秤,當她發現指針仍然頑固地指著70公斤,她的信心很快地軟塌下來了。
她生氣了!失望透頂的她於是就放棄減肥了。她認定自己再也沒有指望恢複未婚前的苗條了。自第8天開始,絕望的她恢複了以前的生活方式,大吃大喝,中午午睡,晚上早睡,運動衣褲則束之高閣。
智慧鑰匙:
做任何事,惟有有恒才會有效。
在心中確定一個理想或目標,必欲實現而後已;不論怎樣費力、費時,也仍然不會放棄追求、停止努力——這是使我們的生命成為有價值與得到勝利的原則!
13.目標的重要性
三個人,分別步行到十公裏以外的村子。
第一個人不知道村莊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遠,剛走了兩、三公裏這個人就叫苦,走到一半就幾乎是憤怒了。
第二個人知道村莊的名字,但一路上沒有裏程碑,他隻能憑經驗估計行程時間和距離。他很想知道自己走了多遠,還有多遠的路。這讓他一路都情緒低落,覺得疲憊不堪。
第三個人不僅知道村子的名字,而且沿途每一公裏就有一塊裏程碑。每走完一公裏,他都覺得離目的地又近了一些,因此越走越高興,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
智慧鑰匙:
當人們的行動有明確的目標,並且把自己的行動與目標不斷加以對照,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進行速度和與目標相距的距離時,行動的動機就會得到維持和加強,人就會自覺地克服一切困難,努力達到目標。
14.對自己的目標充滿信心
威爾遜剛創業時,隻有一台分期付款賒來的爆米花機,價值50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威爾遜做生意賺了點錢便開始做地皮生意。
當時,在美國從事地皮生意的人並不多,因為戰後人們一般都比較窮,買地皮修房子、建商店、蓋廠房的人很少,地皮的價格也很低。當親朋好友聽說威爾遜要做地皮生意,異口同聲地反對。
而威爾遜卻堅持己見,他認為雖然戰爭使美國的經濟很不景氣,但美國是戰勝國,它的經濟會很快進入大發展時期。到那時買地皮的人一定會增多,地皮的價格會暴漲。
於是,威爾遜親自觀察了以後,用手頭的全部資金及貸款在市郊買下很大的一片荒地。這片土地由於地勢低窪,不適宜耕種,所以很少有人問津,可是還是決定買下了這片荒地。他的預測是,美國經濟會很快繁榮,城市人口會日益增多,市區將會不斷擴大,必然向郊區延伸。在不遠的將來,這片土地一定會變成黃金地段。
後來的事實正如威爾遜所料。不出三年,城市人口劇增,市區迅速發展,大馬路一直修到威爾遜買的土地的邊上。這時,人們才發現,這片土地周圍風景宜人,是人們夏日避暑的好地方。於是,這片土地價格倍增,許多商人競相出高價購買,但威爾遜不為眼前的利益所誘惑,他還有更長遠的打算。後來,威爾遜在自己這片土地上蓋起了一座汽車旅館,命名為“假日旅館”。由於它的地理位置好,舒適方便,開業後,顧客盈門,生意非常興隆。從此以後,威爾遜的生意越做越大,他的假日旅館逐步遍及世界各地。
智慧鑰匙:
目光遠大、目標明確的人往往非常自信,而自信與人生的成敗息息相關。
15.成功的最佳目標
貝樂納是法國著名的作家,一生創作了大量的小說和劇本,在法國影劇院史上占有特別的地位。
有一次,法國一家報紙搞有獎智力競賽,其中有這樣一個題目:如果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盧浮宮失火了,情況隻允許搶救出一幅畫,你會搶哪一幅?結果在該報收到的成千上萬個回答中,貝樂納以最佳答案獲得獎金。
他的回答是:“我搶離出口最近的那幅畫。”
智慧鑰匙:
最佳的目標不是最有價值的那個,而是最有可能實現的那個。
16.去南海
古時候,有一個和尚,決定要到南海去.但他身無分文況且路途遙遠。但他沒有被這些困難所困擾,他隻有一個信念,一定要到南海去。
於是,他便沿途化緣,一步一步往南海的方向邁進。路過一個村莊,他碰到一個有錢的人。有錢人問他:“你化緣幹什麼?”
和尚回答:“我要去南海!”
有錢人不由哈哈大笑起來說:“憑你也想到南海?我想到南海的念頭已經有好幾年了,但還一直沒有準備充分。像你這樣貧窮的人,在沒到南海前就被累死或餓死了。還是趁早找個寺廟安穩度日吧!”
和尚不為所動:“我一定要趕到南海。”
幾年以後,當和尚從南海返回,路過那個村莊時,那個有錢人還在準備他的南海之行。
智慧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