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心裏,總是放不下。”莊雨晴不知道別的女人是不是也是這樣。
“該放下,就放下。”孫大偉抱住了莊雨晴。
“大偉,原諒我。”莊雨晴趴在丈夫的肩膀上想哭,盡管沒受任何委屈。
孫大偉緊緊抱著莊雨晴,無言的擁抱是愛深深的一種表現。
“好香啊。”婆婆出了房間。
“媽,”孫大偉和莊雨晴迅即分開,“該吃飯了。”
“媽,大偉做了紅燒肉。”莊雨晴看看婆婆,看看桌上的佳肴。
“早就聞到了,”婆婆笑笑,“大偉的手藝有長進。”
“還得感謝您這個老師,”孫大偉拿好了筷子,“沒有耳濡目染,兒子怎能學會炒菜啊。”
“有了家,不會也該學著做,”婆婆看看媳婦,看看兒子,“吃飯,總得靠自個兒。”
“乖乖呢?”婆婆想起了啥。
“寶貝,寶貝,”莊雨晴喊女兒,“吃飯了。”
女兒找回來了,一家人該吃飯了。
“剛才給孩子做了雙鞋。”婆婆拿出一雙手工做的鞋,小巧,精致,紅紅的布,還有栩栩如生的老虎。
“這麼好看的鞋!”莊雨晴看了,驚喜。
“這,可是媽的傳家寶,”孫大偉嘖嘖稱讚,“穿上這虎頭鞋,走路穩,身體好,行大運。”
“這麼多好處!”莊雨晴喜出望外,“大人也該穿穿這虎頭鞋!”
“這鞋,是給孩子穿的,”婆婆笑了,“成年人穿了,不好看,不像樣。”
“哪有這麼講究?”莊雨晴隻想穿上這紅紅的虎頭鞋,瀟灑瀟灑。
“來,乖乖,”婆婆拿過鞋,走到莊雨晴跟前,“看看合不合腳。”
“好看。”女兒伸出腳,笑嘻嘻地。
“正合適。”婆婆摸摸孫女兒的腳。
“媽,想不到你還有這塊寶?”這是莊雨晴的新發現。
“圖個吉利,”婆婆看看鞋,看看孫女兒,“一雙鞋,就是人的希望。沒有了這虎頭鞋,就沒有了習俗,日子也就沒有了意思。”
“還記得小的時候,”一句話勾起了孫大偉的回憶,“夥伴們爭啊,爭誰的鞋好看。”
“那個年代,”婆婆忘不了那些日子,“孩子想穿雙新鞋,都是做夢。拿出碎布頭,找出針線,坐一上午,一雙新鞋就做成了。”
“皮鞋好看,光亮,我還是喜歡穿媽做的布鞋,”孫大偉看看腳上的鞋,看看女兒腳上的鞋,“走起路來,穩當,不磨腳。”
“一雙鞋,也有這麼多故事!”莊雨晴越聽越吃驚。
“現在條件好了,鞋子挑著樣兒穿,”婆婆眯起眼,“隻怕這布鞋,就沒人會做,沒人穿嘍。”
“那可不行,”莊雨晴有些惋惜,“不能讓傳統手藝就這麼失傳了呀!”
“不失傳,總得有人做,總得有人穿啊。”孫大偉說得不錯。
“有些東西,是人說了不算的。”婆婆看看孫女兒的鞋,摸摸孫女兒的鞋。
“可以成立個公司呀,”莊雨晴突發奇想,“讓這些傳統手藝找到生存的空間。”
“這倒是個好主意。”孫大偉讚成。
“可這重任誰來擔呢?”莊雨晴擔心。
“雨晴,”孫大偉看看妻子,“我發現一個人才。”
“誰呀?”莊雨晴睜大眼睛。
“你啊。”孫大偉大笑。
“我怎麼行?”莊雨晴知道孫大偉是在取笑自己,“針線都不會,更別提讓傳統手藝發揚光大了。”
“不行,我們就全家齊上陣。”婆婆笑了。
“對,全家一起把傳統發揚光大。”莊雨晴歡呼。
“為了事業,廢寢忘食,就不合算了,”孫大偉摸摸肚子,“吃飯,可是幹事創業的根本。”
“吃飯嘍,吃飯嘍!”莊雨晴抱起了女兒。
“吃飯,我們吃飯。”婆婆站起了身。
桌上的紅燒肉,油亮亮的,味醇,香濃,那可是經過人精心煨製才做成的啊。
,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看得爽了賞個錢嘞!
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or
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or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