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肯定是有一股從高而低的強大氣流大大削弱了向上的大氣反作用力。
這就像輪船在逆流中行駛一樣,水流速越大,螺旋槳就越容易失去作用,所以船會隨水而流,至少要大幅倒退。
羅布爾讓大家堅持住。74個螺旋槳全部用最高速度旋轉,然而仍無法擺脫風暴旋轉產生的強大吸力。盡管在風暴旋轉的間隙中飛行器能夠很快升高一段,但接著壓下來的是更沉重的氣流。如同沉船一般向連飛行器的探照燈都不能穿透的黑夜下的茫茫大海中直落下去。
這橫掃一切的風暴隻要再猛烈一分,“信天翁號”就會被它卷得無影無蹤。
羅布爾和湯姆·特納互相打著手勢,普呂當大叔和菲爾·艾文思抱住欄杆,期盼著風暴把羅布爾及他的飛行器毀掉,又祈禱老天爺保住自己的生命。
“信天翁號”現在已沒辦法從垂直方向脫險了,現在隻有想辦法衝破控製它的劇烈旋轉的環形氣流鑽到風暴的中心去,那裏相對要平靜得多,對!隻剩下這一條路了!現在就看機械師的力量能否使它擺脫困境了。
猛然間雲層乍裂,傾盆大雨從天而降。
現在是淩晨兩點,氣壓表一直浮動不止,上下氣壓差達12毫米,最低時才709毫米,這恐怕是飛行器在海上的高度導致的。
按說這種風暴極少在北緯30度到南緯26度之間發生。現在它又導致一場傾盆大雨,這種暴風雨太可怕了!人們有印象的隻有1882年康涅狄格州的那場大風。人們測得的風速是116米/秒,合計計時速100法裏。
現在“信天翁號”即不能升高以越過風暴,又無法衝破它,它隻能順著風勢走,一邊飛一邊尋找機會逃離風暴,但這又會回到那羅布爾不願靠近的南極,但那又能怎麼樣呢,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湯姆·特納萬分謹慎地掌著舵,盡量保持飛行器的平衡。
將近黎明(這樣說是為了區別於地平線上的一片混沌顏色),已經距離合恩角往南跨過了15條緯線,這就是說,飛出了400多法裏,已到了南極圈以內的地區。
這裏白天隻有5個小時,一輪既不發光、也不發熱的太陽剛一露頭,便馬上縮回了地平線。這種長夜現象長達179天。到了這裏就如同墜入無邊無際的黑窟窿裏。
其實,這裏已是南緯66度40分,再向南1400英裏就到極點了。
飛行器被無法抗拒的大自然的力量帶到這人間絕地,雖然極地半徑短會增加物體的重量,但由於它的高速度使重量變得微乎其微了,甚至不用提升螺旋槳工作。此時暴風雨猛然加劇,為了避免機器受損,羅布爾命令把推進螺旋槳降到僅能維持駕駛所需的最低限度。
羅布爾鎮定地指揮,全體船員默契配合,大家齊心協力應付連續不斷的險情。
普呂當大叔兩人始終站在平台上,沒有了空氣阻力,在這裏感覺很舒服,飛行器飄飄蕩蕩,如同一葉小舟隨波逐流。
南極地區據說麵積達450萬平方米。它是一塊大陸?一群島嶼?還是從古至今四季不化的冰態海洋?沒有人能說得出。大家隻知道此時南極正是冬天,它要比北極冷得多。
從各項數據看,暴風雨一點也沒有要減弱的征兆。“信天翁號”會通過西經75度線進入南極區,它還會從這個經度上返出南極嗎?
飛行器越向南行,白天就變得越短,不久的將來,它就隻能憑借月光和南半球黎明時的霞光來獲得一點光明了。但現在新月如鉤,他們甚至連這個對人類永遠充滿神秘色彩的地區的麵目也難得一見了。
“信天翁號”處在南極圈稍前一點,可能早已飛過了一些人類略知一二的地方,但其實他們東麵就是莫斯科在1832年發現的格雷姆和迪蒙·德·於裏維勒,在1838年發現的路易·菲利浦。已經到了人類足跡所能達到的南極上的最遠點。
暴風雨好像暖流一般挾帶著許多溫和的空氣,所以這時的氣溫比人們想象中的南極氣溫要高得多,他們也並未因此而痛苦。
痛苦的是這周圍無盡的黑暗!就算明月當空照,也很難看到些什麼。每逢這個季節,一層冰封的鎧甲嚴密地保護著這片神奇大陸;但由於根本沒有光,所以冰雪也不會發生映光。那將怎樣看清陸地的形狀、海洋和島嶼的位置呢?如何分辨水道、山峰、丘陵、冰山和浮冰呢?
午夜前後,南半球黎明的曙光穿過無盡的黑暗。太空中巨大的銀白色扇形光束閃耀著,大半個天空都被照亮了。光芒一直延伸到天空閃爍的南十字星座處。多麼美麗壯觀的景致啊!“信天翁號”上的人們也終於看清了光茫照耀下的朦朦朧朧的白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