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如果讓孩子自己檢查,這次吃了虧,影響了聽課或是其他的活動,那麼他下次就不會忘記了,這種教訓比父母叮嚀十遍還要深刻。這樣提醒一兩次,就能幫助孩子養成自己在上學前整理衣物、按課表檢查書包和文具的好習慣,就會減少孩子依賴的現象。
5.注意開發孩子的自我表現潛能
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有一種很強烈的表現欲望,但表現方式不同,內容不同,家長要善於發現並指導孩子如何健康地、有序地在自我表現和自我肯定中,一天天地長大。現在很多父母都肯於對孩子進行智力投資,挖掘孩子的潛能。其實單靠金錢是大大不夠的,更應該多關心和了解孩子,在他們的自我表現裏找到孩子的潛能所在,準確、及時地用心挖掘。孩子需要尊重和賞識,如果父母能夠花時間去欣賞孩子的能力,會給孩子很大的信心和力量,而這種信心和力量會使孩子離成功越來越近。
孝敬父母要趁早
孝最初來源於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世界上的情感很多,但是隻有一種愛的付出是本能的、不講回報的,是心甘情願的,那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愛。它最執著,最真誠,最持久。想到父母含辛茹苦地把自己拉扯大,付出了無限的心血和愛意,人就會產生一種回報的心理,這種回報的心理就是“孝道”的精髓。
孝的體現並不需要太多,也不需要太貴重,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本上的一個紅五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淨的舊鞋。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隻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在“孝”的天平上,它們是等值的。
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既是責任也是義務,是必備的道德品質。孝敬父母,天經地義。為人子女,理當常懷感恩父母之心,常說父母綻放笑容之語,常做慰藉父母心靈之事。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那麼他就不會真心地去愛別人。
盡孝之心人皆有之,孝心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很重很重。但我們更多地卻認為那孝心過於沉重,表現自己的孝心是一種難以實現的夢想。的確,生活那沉重的枷鎖壓得我們透不過氣來,那剪不斷理還亂道不清說不明的瑣事整天充塞著我們的視聽。我們不可能無限期地拖欠我們盡孝的諾言。而對於我們的父母而言,許多年含辛茹苦把我們撫育成人,又期望我們回報什麼呢?其實,我們都知道,父母並不期望我們兒時天真地說過的那些洋房和金錢,我們的父母也並不奢望那山珍海味和綾羅綢緞的享受,在他們心中,或許隻需要能經常聽到我們親切的聲音,能經常看到我們熟悉的身影,或許他們隻需要能聽到我們報一個平安的消息,甚至簡單到我們的一個輕聲的問候……
盡管有時我們覺得盡孝是那麼的不易,可孝卻在我們的心中,在我們的行動中。我們無法給予父母太多的金錢,但我們可以給予他們一份充滿親情的問候;我們不能陪在父母身邊太久,但我們可以用無形的電話線串起我們的親情;我們無法給予父母高樓大廈,但我們可以用我們赤誠的感情去溫暖他們孤寂的心靈。孝心有時真的很簡單,簡單到隻需要三分鍾而已,但千萬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