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勸勉類(2)(1 / 3)

【高比所以廣德也,下比所以狹行也。】([漢]韓嬰《韓詩外傳》)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漢]王充《論衡·問孔》)

【人受諫則聖,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孔子家語》)

【不私而立下自公】([漢]馬融《忠經·廣至理章》)

【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後漢書·趙典傳》)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三國·蜀]諸葛亮《誡子書》)

【有難,則以身先之;有功,則以身後之。】([三國·蜀]諸葛亮《將苑·哀死》)

【貴而不驕,勝而不悖,賢而能下,剛而能忍。】(《諸葛亮集·將材》)

【止謗莫如自修】(《三國誌·魏書·王昶傳》)

【君子不為苟存,不為苟亡。】(《三國誌·魏書·梁習傳注》)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誌·蜀書·先主傳》)

【學者不患才之不瞻,而患誌之不立。】([三國·魏]徐幹《中論·治學》)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集·後出師表》)

【恢宏誌土之氣,不宜妄自菲薄。】(《諸葛亮集·後出師表》)

【誌當存高遠,甘心赴國憂。】(《諸葛亮集·誡外甥書》)

【閑居非吾誌,甘心赴國憂。】([三國·魏]曹植《雜詩六首》)

【刑天舞幹戚,猛誌固常在。】([晉]陶洲明《讀山海經》)

【朝與仁義生,夕死複何求!】([晉]陶淵明《詠貧士七首》)

【人患誌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自新》)

【願乘長風破萬裏浪。】(《宋書·宗愨傳》)

【百行以德為首】([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

【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傳》)

【不勤不儉,無以為上也。】([隋]王通《文中子·關朗》)

【君子安貧,達人知命。】([唐]王勃《滕王閣序》)安貧:在貧境中不生邪念。

【不可為不義屈】[唐]韓愈《張中承傳後序》。

【士窮乃見節義】([唐]韓愈《柳誌厚墓誌銘》)

【純信之士,骨鯁之臣,憂國如家。】([唐]韓愈《論今年權停選舉狀》)

【以國家之務為己任】([唐]韓愈《送許郢州序》)

【盡美固可揚,片善亦不遏。】([唐]孟郊《投所知》)

【丈夫四方誌,安可辭固窮。】([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丈夫誓許國,憤惋複何有。】([唐]杜甫《前出塞》)。

【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唐]岑參《送人赴安西》)

【男兒何必戀妻子,莫向江村老卻人。】([唐]岑參《送費子歸武昌》)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唐]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落塵埃。】([唐]神秀《偈》)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紳《古風二首》)

【立身成敗,在於所染。】([唐]吳兢《貞觀政要·慎終》)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唐]吳兢《貞觀政要·任賢》)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唐]李白《行路難》)

【願君學長鬆,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贈韋侍禦黃裳二首》)

【安得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為草當作蘭,為木當作鬆;蘭幽香風遠,鬆寒不改容。】([唐]李白《於五鬆山贈南陵常讚府》)

【少年心事當拿雲,誰念幽寒坐嗚呃?】([唐]李賀《致酒行》)

【天生我材必有用】([唐]李白《將進酒》)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唐]李白《上李邕書》)

【報國行赴難,古來皆共然。】([唐]崔顥《贈王威古》)

【安得萬裏裘,蓋裹周四垠;穩暖皆如我,天下無寒人。】([唐]白居易《新製布裘》)

【曆鑒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唐]李商隱《詠史》)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師也。】(《資治通鑒·周紀》)

【得財失行,吾所不取。】(《資治通鑒·晉紀》)

【生無益於時,死無聞於後,是自棄也。】(《資治通鑒·晉紀》)

【廣其學而堅其守】([宋]歐陽修《送曾鞏秀才序》)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宋]歐陽修《伶官傳序》)

【以令率人,不若身先。】([宋]歐陽修《陳公神道碑銘》)

【寧以義死,不可幸生,而視死如歸。】([宋]歐陽修《縱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