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蕭亞還猶豫與恐懼時,突然發現,不知什麼時候,一個“心的聲音”從心網裏消失了,雖然僅憑心網並不能確認這是因為死亡的緣故,但考慮到其位置是在一座明顯經曆過屠殺與破壞的鎮廢墟中,所以也足以讓人產生最悲觀的猜想,由此,其餘那些發出“心音”人的狀況,恐怕同樣不容樂觀,若是對此一無所知也就罷了,可是,要眼睜睜的見死不救,無論蕭亞怎麼給自己找借口,在他心裏,那都是一道關口。
盡管被文明和社會進步磨掉了彪悍與狂野,但也同時帶來了更多的人性與理智,作為具有學習和思考能力的社會動物,人的行為模式和心理認知顯然要受所處社會環境的影響,這就是為什麼除了極少數的個別分子之外,人們都會不自覺地遵守約定俗成的社會規則與文化,對蕭亞來,剛剛進入這個世界的這點時間,還不足以使之內心的行為準則和自我約束徹底磨滅,所以,至少在這個時候,他依舊如故。
仔細回想起來,蕭亞幾來坐著方舟在海上亂轉的時候,拜偉大航道那變幻莫測的氣所賜,加上“箴言”的速度要遠比普通船隻快的多,受到的影響和波及也更大,所以他幾乎每都要跟壞氣作鬥爭,時不時還得充當人肉萬用工具,靠著雷冶金緊急搶修機器才能保持設備的正常運轉。
這些事務固然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蕭亞的精力,以及對以往生活的眷戀,從而更快的度過了進入新世界的心理不適期,但反過來也讓他疲於應付,沒有時間對自己今後的行動進行規劃和安排,更不要對可能遇到的情況有所準備了,當然,以他以往的經曆,就算再做心理準備,也不可能會預見到這樣的慘狀,以及隨之而來的後續問題,更多的,依舊是憑借其以往的心理準則和習慣來進行判斷與計劃,至於可能的效果……盡管已經見識過那裏的屍橫遍野,蕭亞還是決定再次回到那地獄一般的場景。
不過,除了這些潛意識層麵的原因,蕭亞也替自己找到了更加現實的理由,哪怕是充滿了屍體與廢墟,那裏終究是與“本地人”進行第一次接觸的機會,也能提供很多信息,在充分認識到這個世界的真實之後,他知道,至少在這時候,每一分信息都是寶貴的,能夠幫助他更快更好的了解、熟悉這個世界,從而增加自己繼續活下去的機會,更何況,還是有幸存者的,所能獲取的信息就更加值得期待了。
當然,已經意識到這個世界的“真實”,蕭亞也不會全無防備,而且這麼長時間之後,他的心態已經平和下來,能夠更加全麵的進行思考和分析,畢竟那裏可是滿坑滿穀的死屍,萬一在那些尚存的“心音”裏,就包括造成這場慘劇的施暴者呢。
起來這也是讓他相當鬱悶的一件事,盡管都擁有心網,而且覆蓋範圍同樣廣大,但有一點卻跟艾尼路不一樣,那就是蕭亞現在無法分辨“心音”的具體內容,甚至連發出“心音”者的基本屬性都無法確定,要知道,原本艾尼路可是憑借心網監聽著整個空島上人們的對話,不僅可以識別出具體的談話內容,更能夠同時進行身份甄別,區分出外來者的不同,可為啥到了他這兒,就成了一堆意義不明的“聲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