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代京城汴梁(今開封)街頭,有一人手拿一幅畫,正在高聲叫賣:“出售珍藏前朝名畫——百馬圖,千真萬確名家真跡,識者切莫錯過良機!”一時間引來很多人圍觀。隻見畫卷上群馬嬉戲,千姿百態,昂首奔騰,栩栩如生,確有名家風範。畫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匹紅鬃烈馬,它圓睜雙眼在俯首吃草。
很多人被這幅畫所吸引,正打算掏錢購買時,人群中忽又走出一個人,抖開另一幅畫,喊道:“諸位客官請看,百馬圖的真品在此,剛才那幅是偽作。”
大家再看這幅畫,與前一幅幾乎完全一樣,不同處隻是那匹紅鬃烈馬低頭吃草時,雙眼閉合,像是邊吃草邊打瞌睡。於是,兩個賣畫人爭得臉紅脖子粗,都指責對方的畫是假的,說自己的畫才是真跡,圍觀的人也難辨真假。
正在相持不下,一個放馬的小孩走進人群,看了看這兩幅畫,指著後來那幅畫說:“這畫是真品。”先來賣畫的人聽了很不高興,氣急敗壞地問他:“小孩子懂得什麼!你憑什麼說他那幅畫才是真品?”牧童不慌不忙地回答:“馬在草叢中吃草,為防止草的莖葉刺傷眼睛,都會本能地閉合雙眼。要是真畫作者怎麼不熟悉馬的生活習性,連這點都不知道?你這幅畫中,馬吃草時睜著雙眼,足以說明畫是假的。”
牧童的一番道理,隻說得圍觀的人們頻頻點頭,稱讚不已。而那賣假畫的人則羞愧難當,卷起畫,悻悻地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