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遊刃有餘的導遊人
在西方國家,導遊工作被看作是一種純經濟的業務活動,被認為是“無煙工業”中的一種職業行為。隨著世界一體化的形成,各國家、各地區的交流將更加密切,導遊業將成為一種新興發展的職業。
什麼叫導遊
導遊,顧名思義是指引導旅遊者進行旅行遊覽活動的一項專門工作。它組織協調旅遊活動,引導旅遊者進行參觀訪問遊覽,宣傳講解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以及有關的其他知識,解決旅遊中產生的種種問題。從事這項工作的導遊員有時被旅遊者簡稱為“導遊”。
導遊工作的發展經曆了一段較為漫長的時間。英國人托馬斯·庫克於1845年在英國萊斯特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商業性的旅行社“托馬斯·庫克旅行社”。1846年托馬斯·庫克親自帶隊,並配置了向導,組織了世界上第一次有商業性導遊員陪同的旅遊活動。當時托馬斯·庫克帶領了350人乘火車和輪船到蘇格蘭旅遊,旅行社還為該旅行團的每位成員分發了旅遊活動的日程表。
20世紀初,為了滿足一些冒險家、政客及高層人士探索東方文明的好奇心,英國的通濟隆旅行社(其前身為托馬斯·庫克父子旅行社),英國的“運輸旅遊公司”以及一些外國旅行社開始在中國開設辦事處,組織旅遊活動,並雇傭一些中國人充當向導,從而出現了我國最早受外國人雇傭的向導——導遊員。
t923年8月上海商業儲備銀行總經理陳光甫在同仁們的支持下開設了旅行部。1927年7月該旅行部獨立,更名為“中國旅行社”(現為香港中國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這是舊中國第一家旅行社,同時也出現了第一批導遊員。此後中國其他一些重要城市也相繼成立了旅行社和旅遊組織。
新中國成立後,新的“中國旅行社”(前身為“廈門華僑旅行社”成立於1949年12月,)和中國國際旅行社相繼成立。文革期間其活動終止。改革開放以來,由於我國的經濟迅速發展,旅行社也隨之像雨後春筍般地發展起來,僅據1988年統計,全國旅行社已有1572家,有外聯權的有44家,導遊員有23萬人。
當前,世界旅遊業發展迅猛,全球已形成由近7萬家旅行社組成的龐大的世界性服務網絡。與此同時,我國也有近5000家旅行社組成全國性的服務網絡,其中國際旅行社有1162家。由於旅行社的發展,也造就了一大批富有開拓創新精神的新時代的導遊員。
展望本世紀的旅遊事業和導遊工作的前景,是極為振奮人心的,其原因是:
1)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促進了旅遊業的高速發展。人們都把外出旅遊作為家庭生活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據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到2010年,國際旅遊人數將達10億多人次,其方向將轉移到新興旅遊區,位於亞太地區的我國,由於幅員遼闊,文化曆史悠久,遊覽景點眾多,遊覽資源豐富,將成為眾多旅遊者的目標。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內居民,隨著生活水平的提識,即導遊員不僅要學會或懂得當地一些方言土語,而且要了解當地的一些風俗民情,並帶領旅遊者一起參與當地的各種活動(如唱歌、跳舞、遊戲、探險等),使自己乃至整個旅遊團隊融入景點這一大環境中去,這不僅大大豐富了旅遊活動的內容,也為以後再次光顧打下良好的基礎。
導遊工作的性質和特點
*導遊工作的性質
導遊工作的性質在不同的國家裏有不同的提法,即使在同個國家裏,不同的時期導遊工作的性質也有所不同,這是由於這個國家的社會製度,經濟發展水平,思想素養狀況,民族文化的底蘊所造成的差異。
在西方國家裏,導遊工作被看做是一種純經濟的業務活動,被認為是“無煙工業”中的一種職業行為。對絕大多數導遊員來說,導遊工作首先是一種謀生方式。他們中有些人盡管有廣博的知識,熟練的技能,嚴謹的作風,但由於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就免不了有濃厚的經濟觀點、雇傭觀點。但在某些西方國家裏由於民族資本企業的滲入,以及政府的幹預和引導,他們已經認為導遊工作不僅僅是一項賺錢的行業,而是認為導遊工作是代表祖國形象的一種職業,是一個國家的一麵鏡子。這種認識上的轉變致使導遊工作的性質也發生了變化。
我國把導遊工作作為“四化”建設中一項國內外民間交往的旅遊服務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以旅遊者為服務對象,以協調旅遊活動,導遊講解,幫助旅遊者了解有關旅遊地情況為主要服務職責,從而使旅遊者達到休閑娛樂,開闊視野,增進了解,促進友誼的目的。
盡管世界各國社會製度不向,各國的國情也有所不同,但對導遊工作的性質卻有幾點共識,作為一名導遊員隻有充分認識導遊工作的這些性質,才能正確指導自己的工作,不斷提高導遊業務水平和服務質量。
當前,世界各國對導遊工作具有社會性、文化性、服務性和涉外性(指國際導遊工作)的認識基本上是一致的。
1)社會性。首先必須明確,旅遊活動是一種社會現象,旅遊活動跟社會的變化和發展密切相關,它對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導遊員是旅遊接待服務中的主角。他要接待來自五湖四海的旅遊者,並為他們提供各種服務,這本身就是一種社會麵很廣的工作。而導遊員工作的優劣會直接影響到社會各個層麵,因此我們說,導遊工作是一項社會性很強的工作。
2)文化性。導遊工作是文化含量很高的工作。導遊工作是傳播文化的工作。如在看完一場民族歌舞晚會之後,導遊員就會向旅遊者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奇聞軼事,以及其他各種文化現象。又如在看一出傳統的京劇之前,導遊員必然會向旅遊者介紹劇情、演員,乃至京劇的沿革與發展。對國際旅遊者來說更是如此,當一些美國旅遊者來遊覽豫園城隍廟時,導遊員一定會向他們介紹豫園城隍廟的曆史背景,沿革過程,景點特色等等,當他們坐在“綠波廊”上享受著美味佳肴時,導遊員也必定會向他們介紹中國的餐飲文化。總之,導遊員以嫻熟的技巧、廣博的知識、親切的態度給旅遊者以知識、情趣和美的享受,而且在旅遊期間導遊員充當了一回文化使者,做了一次很好的文化溝通與交流。
3)服務性。導遊工作是一項服務性很強的工作,而且這種服務性是導遊工作的重要特征之一。導遊工作是通過一係列勞動(如講解、翻譯、旅行安排、生活服務等)來創造價值的,而這種勞動又不是一般簡單的生活技能服務,而是集高智能、高技能為一體的一種複雜而高級的服務。旅遊者對旅遊活動評價的重點往往放在導遊員的服務上,因此作為一名導遊員必須明確導遊員的服務職責。導遊員就是一個服務員,他必須為旅遊者提供最優質的服務,盡可能地滿足旅遊者在旅遊全過程中的正當需求。
4)涉外性。隨著旅遊事業的日益發展,以及亞太地區逐漸成為人們閑暇消費和閑暇產業最有前景的市場,來自海外的旅遊者逐漸增多,並在整個旅遊客源中占了相當重要的比例。為此,19蹠年10月15日國務院審議通過並正式頒布由國家旅遊局起算的《旅行社管理條例》,該條例中重新劃分旅行社的類別,取消了已沿用幾十年的“一類旅行社”、“二類旅行社”、“三類旅行社”的稱謂,取而代之為“國際旅行社”和“國內旅行社”。據1998年3月的統計數字,我國國際旅行社總數已達1162家,它們從事國外旅遊者入境旅遊和中國旅遊者出境旅遊的組織接待工作。而這種組織和接待工作都帶有明顯的涉外性質。旅遊又是當今世界上參加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民間交往活動。據世界旅遊組織統計,1997年全球有617億國際旅遊者,並預計2010年國際旅遊者將達10億多人次,又據1999年12月2日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弗朗切斯科·弗蘭賈利預測,到2020年全球旅遊者人數達15億,旅遊帶來的收入總額將達2萬億美元。因此,導遊工作的涉外性所包含的政治意義和民間外交的作用就顯得至關重要。目前我國導遊工作涉外性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做好宣傳工作。導遊員在涉外性旅遊活動中要積極主動宣傳中國,在宣傳中國的風景、地貌、人文、曆史的同時,要宣傳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變化,並努力把這些宣傳融於旅遊娛樂休閑之中。但宣傳的內容必須實事求是,不講空話,不弄虛作假,導遊員宣講的內容應該是他們在參觀遊覽中能看得見聽得到的,由此,旅遊者自己會從中作出評論。與此同時,“內外有別”是每一位涉外工作人員必須遵守的紀律。導遊員也不例外,因此導遊員與外國旅遊者交往時,必須嚴格遵守有關保密紀律,絕不能隨心所欲說話和行動。導遊講解既要遵守外事紀律,又要保持熱情友好的態度,不卑不亢,有理、有利、有節,求同存異,絕不能無理、無禮,乃至喪失國格、人格。
(2)做好溝通和交流工作。了解國外情況是導遊員的基本職責,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提高導遊服務質量、發展旅遊事業的需要。導遊員可以通過與外國旅遊者的接觸,了解到有關國家的概況、社會動態、風俗民情、生活方式,以及其他有關信息,這就為導遊員的優質服務提供了必要條件。了解外國旅遊者的旅遊心理,遊覽景觀的反映,購物心態可以開拓導遊員的視野,擴大導遊員的知識麵,提高導遊員的服務技能,使導遊員能針對不同遊客有的放矢地進行服務。因此導遊員的導遊活動實際上是一種民間外交活動,能促進入際交往,增進各國各地區人民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在外國旅遊者心目中,導遊員代表著一個國家,因此導遊員可以利用這種機會把宣傳中國融於導遊活動之中,讓外國旅遊者了解中國的過去、現在和將來,讓他們了解中國人民的勤勞勇敢和熱情友好。因此導遊員就成了增進中外友誼的“民間大使”。
*導遊工作的特點
導遊工作是整個旅遊服務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項工作,也是一項高智能、高技能的工作,隨著社會的發展,導遊工作的特點也會隨之發生變化。根據目前導遊工作的情況,其特點為:
1)獨立性。眾所周知,導遊工作是獨當一麵的工作。導遊員帶團外出旅遊,在整個旅遊過程中往往隻有導遊員一人和旅遊者在一起。因此,這就要求導遊員具有較高的政治覺悟和道德素養,親切熱情的服務態度,熟練的服務技能,並模範地遵守有關規章製度,尤為重要的是作為一名導遊員要具有獨立處理、安排、解決有關事務和問題的能力。我們知道在帶團活動的常規服務之外,還會出現一些突發性的問題和事件,這時就要求導遊員能當機立斷,獨自決策(事後再向領導或有關方麵彙報),及時解除旅遊者的後顧之憂,使他們能安心開心地繼續旅遊,這樣才可以說為旅遊者提供了高質量的旅遊服務。
除此之外,導遊員的講解也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在實際講解中導遊員必須根據具體的對象、不同的年齡特點、文化層次以及不同的情趣,及時調整自己講解的內容和時間,以滿足不同旅遊者的需要。
2)複雜性。導遊工作的複雜性首先體現在其工作的涉及麵廣。作為一名導遊員除安排好旅遊者的食、住、行、遊、娛、購等方麵的工作外,還要做溝通上下,聯係內外等方方麵麵的工作。如協調內勤、外勤、司機、領隊以及其他陪同人員,還有飯店的經理、服務員等各種人員的關係,還要處理在旅遊中發生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導遊員的工作關係和人際關係十分複雜。要做好各方麵的工作,要處理好這麼繁多複雜的關係,就需要導遊員有較高的素質。
導遊工作的複雜性還體現在其工作可能會麵對物質誘惑和精神汙染。導遊員增進了不同國家、地區、民族旅遊者之間相互了解;促進文化交流,增進彼此間友誼的同時,還要跟形形色色的人員打交道,有時接觸一些格調低下甚至是黃色下流,以及反動的精神汙染,經受金錢、名利、色情的誘惑。個別導遊員由於意誌薄弱,自製能力差,或多或少地受到了這些精神汙染的影響,極個別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對此旅遊管理機構以及有關機構務必經常教育導遊員在工作中絕對不能掉以輕心,放鬆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