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萬曆丙午(1606年),浙江舉行鄉試。有個姓董的人,有錢有勢,花了大價錢事先買到了初場試題。結果,董某考中了。

朝廷派的主考官在考試期間,不知怎麼得罪了杭州知府,知府對他產生了忌恨。大概是自己有把柄在人家手裏,知府不敢告發考試舞弊的事,隻是告訴演戲的人,編點台詞諷刺一下主考官。

鄉試結束,照例由知府設宴演戲款待主考。這天,演《荊釵記》,演到“承局寄書”一折時,演員有下麵一段自編的道白:李成:足下(你)何來?

承局:京城來。

李成:有新聞否?

承局:有貢方物點(進貢地方特產)。

李成:何物?

承局:一豬。

李成:豬何奇而貢之?

承局:絕大。

李成:(比)驢大乎?

承局:不止。

李成:(比)牛大乎?

承局:不止。

李成:(比)象大乎?

承局:不止。

李成:大無過此矣。

承局:大不可言。且無論其全體,隻豬頭豬腸豬蹄,你道易價幾何(值多少錢)?

李成:多少?

承局:隻頭腸蹄(頭場題)亦賣千金!

李成:何人買得起?

承局:一收古董(指姓董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