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時務者為俊傑(1 / 3)

識時務者為俊傑

何謂時務?《三國誌》中有言:“劉備訪世事於司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不難解釋,時務,指世事的發展狀態,發展趨勢,並根據這趨勢把握自己動靜去留,根據趨勢決定自己何去何從。“識時務者為俊傑”。誠哉斯言!

1.萬事貴順天,順其自然

據說,清代有一詩人急於到達某地,先是陸路行走,嫌道路曲折,太慢,決定改走水路,可一上船,大風乍起,船逆風而行,倒比陸路行走還慢,眼見對麵來的船,乘長風,順水行,飛馳而過,更是急躁。這時有一長者吟詩一首,道出一番哲理。詩中吟道:“萬事貴順天,/人力徒勞竭。/明日風勢回,/遲速又更迭。/乃知天下事,/安分自怡悅。”這裏的“天”,不是神仙皇帝、天王老子,而是指示兩層含義:船在江上行,順之者快,逆之者慢,這就是客觀規律,誰也不能改變這一規律。“天有不測風雲”,原想快些達到目的,結果卻欲速不達。這就是所謂“天意”。“天意”表麵看來是偶然的,但偶然中又存在著必然。

自然宇宙、社會人生,萬事萬物都存在規律。規律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人的思想、動機、目的和處世態度,都必須受客觀規律的限製;人的一切功利目的的實現都取決於是否符合客觀規律的必然要求;人對自然萬物、人類社會的內在規律和發展總趨勢是無法改變的。在自然宇宙時空中,在社會發展的自然進程中,人雖然也有加速或延緩進程的能力,但人在這其中終究顯得過於渺小、微不足道。特別是單個人,在博大的宇宙時空中,仿佛一粒微塵;比起宇宙時空的博大恒久,人生即使能活200歲,也顯得過於短暫,何況現實人生中,能活100歲的人也屈指可數。

自然、社會、人生都在按照自身規律不停地運動著。自然,先是以自在的狀態存在,經過鬥轉星移,天旋地動,逐步進化,由無生物進入有生物時代,以至於我們的祖先,從地上直立起來,有了人類;自然產生了飛躍,進入了人類社會;人類社會又經曆了原始氏族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最終還要走向共產主義社會,人類在不斷變革中前進;人由茹毛吮血、赤身裸體,進入長袍馬褂、食不厭精,再進入到西裝革履,美食佳肴,日新月異,舊貌換新貌。這一切的一切,都離不開客觀規律。誰也不可能改變生物自然進化過程,誰也不能擋住社會曆史前進的車輪,誰也無法阻止生命的誕生和死神的降臨,這就是規律的永恒性、博大性和神力性。正所謂“天不變其常,地不易其則”(《管子》)。

規律是無情的,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規律既是客觀的,就隻有順,不可逆,不然就會受到規律的嚴厲懲罰。老子曰:“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意思是說,遵循客觀規律的永恒性,做事就是明智的,否則就會遭禍殃。破壞生態平衡者,最終必須要受到大自然的懲罰,亂砍濫伐破壞植被,結果是造成大量水土流失,耕地麵積越來越少;沿海挖沙建築的結果使大海失去了它的金色項鏈,致使海水倒灌,泡倒房屋,淹沒良田。從這個意義上說,自然有著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利。世界各地一些環境保護組織的建立,全球孩子關於“拯救地球日”活動等都是保護生態平衡的舉措。在社會發展的自然進程中,倘若有人要逆曆史潮流而動,必然會被曆史的車輪輾得粉碎。人生也同樣,誰也不可能生下來就是天才,誠如魯迅所說,即使天才生下來的第一聲啼哭也不就是一首好詩。誰也不能青春永駐,所謂“駐顏之術”純屬無稽之談。誰也不可能長生不老,讓單個人的生命隻有生而沒有死,道家的練丹術,也未能使他們哪怕活一個世紀,更不用說活到今天。俗話說,小豬也有二鬥穀糠命,何況人。人一生的命運也是由諸多客觀因素限定的,所以張三、李四、王五各人有各人的人生主調,沒有兩個人命運會絕對一致,包括恩愛夫妻有時命運也各有不同。自然規律、大環境,個人似乎無法也無力改變,有時就得相信“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這些客觀事實似乎人人都知道,誰都懂得,然而知和行畢竟永遠保持著一定距離。即使屬於ABC的問題,在實踐中仍常常處於昏昏然狀態,甚至公然幹出違背規律的事情的也不乏其人。“揠苗助長”、“守株待兔”等典故,正是久傳不衰的違背規律、幹傻事的精彩例子。古人雲“天不變其常,地不易其則”,“萬事貴順天”,人在客觀規律麵前最基本的,也是最明智的態度就是順應客觀,凡事不可強求,從這個意義上也不妨可以說,“聽天由命”,這不叫迷信,而是尊重客觀規律。

因此,人生在世,必須正視現實,敢於直麵慘淡的生存環境,樹立強烈的現實主義人生觀和處世觀。承認現實,正視現實,就是尊重客觀規律。有了這個前提,才能夠逐步認識它,把握它,以至於適應它。自然環境、客觀規律也在選擇人、淘汰人,其標準就是適者生存、優勝劣汰。但是人生有涯,而知無涯。俗話說,一個人渾身是鐵也打不了幾個釘,個人在社會中的視界、感受畢竟有限,要學會尊重規律,就要尊重經驗,前人、他人的經驗多是從實踐中總結的,要善於學習。莊子就提倡“與天為徒”、“與人為徒”、“與古為徒”)《人間世》)。我們完全可以理解為“以天為師”、“以人為師”、“以古為師”。這裏,不僅提示人們以客觀規律為師,以他人經驗為師,也要以傳統為師。如此,自然、社會、人生才如同長江大河,川流不息,直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