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堅毅的腳步(1 / 3)

七 堅毅的腳步

成功的創業者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們永遠擁有絕對的自信;永遠擁有麵對困難百折不撓的積極的心態,他們義無返顧地去麵對周圍的一切,即使泰山壓頂,也在所不惜。這種獨特的魅力,在白手興家的創業者身上,而且特別是他們的創業初期,表現得最為淋漓盡致。

因為在他們的心中,最大的渴望就是體味那種古老而嶄新的成就感、滿足感。

他們實際上是一個個充滿創意的夢想家,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要做的是什麼,要的是什麼,他們更知道隻要自己全心全意”地投入,他們心中最神秘的夢想必然會實現。

這些創業者的所作所為,一如美國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史華茲博士所說的:“我們所麵臨的每個挑戰,都能被夢想所克服。”

正值創業初期的創業者曾憲梓正是在他心中神秘夢想的驅使下,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創建他的宏績偉業的。

在這樣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下,即使再為清苦的日子,他們也是在所不計的。

這時候,曾家一家人的生活過得相當簡單,一個三代同堂的六口之家每天的生活菜金僅僅隻有一元錢。

而且,這一天,如果是輪到曾憲梓上街買菜,他就早買八角錢的菜,他更節省,覺得不能一下子將這一元錢全部用完,隻要買最便宜的鹹菜之類能下飯就行,肉很貴,他們不一定吃得起,最多也隻能是隔一星期買上一點點,給家裏人解解饞、因為在曾憲梓看來,能省就省,一天省二角錢雖然不多,但是一個月這麼省下來,還是可以節約不少。

特別是當時,曾憲梓所經營的領帶的市場還不十分穩定,說不定就有不景氣的一天,從現在開始做一些儲備也是應該的。

雖然是粗茶淡飯,但曾家一家人的生活還是過得很好,既平靜又安穩。特別是他們隻要一想到從此不用再拘束不安地寄人籬下,從此能夠自由自在地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就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慰,以至於那種十分溫馨的氛圍終日籠罩著這和樂融融的一家人。

這時候,他們真正感覺到是自己的日子、自己的生活、自由的勞作,而且天天看得見的成果,看得見的收獲,無時無刻不在興奮著他們的每一雙不知疲倦的手。

這時候,身為賢內助的黃麗群一直是曾憲梓最得力的幫手。

因為,在她看來,丈夫的事業就是自己的事業,所以每天和曾憲梓一樣十分辛苦地勞作,但她毫無怨言。

黃麗群常常這樣告訴曾憲梓說:“你做什麼,我也跟著做什麼,隻要跟你在一起,我什麼樣的苦都能吃,什麼樣的苦都不怕。”

曾憲梓和黃麗群兩個人,有時候工作累了,就會坐在一起,聊聊天,談談心。

曾憲梓喜歡與黃麗群開開玩笑,所以就問她:“如果有那麼一天,世道不好,我們實在是沒辦法了、做不下去了,不得不到街上擺攤檔、賣小食,你會不會很介意呢,還有,你也會拿得下架子,陪我擺攤販、賣小食去嗎?!”

黃麗群邊聽邊笑:但還是毫不猶豫他說:‘’我當然會,這有什麼好介意的。我既然做了你的大太,我自然會一心一意地跟著你做任何事情。”

曾憲梓聽了,格外開心,便又開玩笑他說:“那麼,到了我開大排檔的時候,你可要幫忙洗碗洗菜呀。”

黃麗群說:“那是更不成問題的。你是我的丈夫,你做什麼我當然會跟著做什麼。”

曾憲梓高興地笑起來,他沉默了一會兒,再十分感慨他說:“人,既然是人就應該不同於動物,就應該學會勤勞。隻要有了熱愛勞動的習慣,就能夠養活自己,就能夠在即使是最為艱苦的環境中,學會生存。”

曾憲梓說完之後,想象著接下來事業的發展,不過,不管怎麼發展,他還是信心十足。

曾憲梓忍不住又開玩笑地對黃麗群說:“麗群,你信不信,總有一天,我再也不用沿街兜售領帶了,我會做到即使是將電話放在床頭上,也會有生產做,而且是源源不斷地來,到時候,你隻要靠在床上聽電話就成了。”

黃麗群聽了,也忍不住笑起來,說道:“你可真會想象,如果是那樣,那真是大好了。”

曾憲梓自信他說:“我覺得沒什麼不可以的,做事情就是要目光遠大,隻要我們勤勞,有一種不達到目的誓不罷休的勁頭,沒有什麼不可以做到的。”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曾憲梓獨力製作以及外出推銷領帶已經接近半年的時間了。

也就是說,在這半年的時間裏,曾憲梓通過自己的努力已經成功地製作和銷售了超過一萬條領帶。

能夠一天一天地走過這樣一段艱難的曆程、能夠開成這樣的“一人工廠”自產自銷,能夠用自己的雙手、自己的剪刀、自己的縫紉機等等這樣普通的生產工具,一條一條地裁剪、縫製出讓客戶接受、讓客戶滿意的領帶,也實在是不容易。

曾憲梓回過頭來,看看自己用汗水衝出來的道路,忍不住在喜悅之中,增添了一份豪邁的感慨。

在曾憲梓獨力創業的這兒個月裏,遠在泰國的叔父知道曾憲梓靠小小的本錢創業是何等艱難,所以一直不放棄對曾憲梓的幫助,隻要曾憲梓需要,每一次叔父都能夠按照曾憲梓的要求,盡快寄來曾憲梓做泰國絲領帶所必須的原料——泰國絲。

而且,叔父實在是真心實意地想幫曾憲梓一把,就用自己的周轉資金為曾憲梓采貨。每寄來一次,曾憲梓都在自己的財務帳上記錄好一共收到多少碼布,一碼多少錢等等。

幾個月之後,叔父給曾憲梓累積的周轉資金共達三萬港元。叔父估計曾憲梓現在再可以小本經營地自行周轉資金做生意了,於是就給曾憲梓寫了一封信,在信中,叔父講明這三萬港元是叔父本人送給曾憲梓做本錢、開展他的事業的。

另外,叔父希望曾憲梓該走上正規化做生意的道路了,在接下來的生意往來中,一切通過正規渠道——銀行往來結算等等。

並且,叔父還教曾憲梓學會做長遠的正規的生意,講了很多做生意的道理,他說做生意最根本的是為人誠實、講求信用等等,他希望曾憲梓能夠運用這筆雖然不大的資金,由小到大,將自己的事業發展開來。

但是,曾憲梓並沒有打算要叔父這筆錢,雖然十分感激叔父對自己的百般照顧,但還是決定在基本維持一家人的生活的情況下,以最快的速度,賺足這筆錢,以最快的速度還給叔父。

這時候,曾憲梓在心裏盤算著,他該怎樣加速周轉,將領帶賣出去,把資金套回來。

曾憲梓在與時間進行較量、與自己的精力進行較量、與自己的意誌進行較量。

他在尋找、在思索,該怎樣增加自己的客戶、擴大自己的銷售圈子,該怎樣為自己解決長期穩定的客源。

幾龍尖沙嘴一帶的彌敦道、麼地道、金馬倫道、加拿芬道、海防道等等,都灑遍曾憲梓的汗水。

特別是像重慶大廈這樣的比較低檔一些的商業大廈,裏麵擠滿了小店鋪,曾憲梓一層一層一間一間推銷,隻要是有機會賣出領帶,無論是什麼樣檔次的地方,曾憲梓也不會放過。

甚至包括馬路邊時常麵臨“走鬼”危機的小灘、小販(因為沒有申辦營業牌照,有可能被香港警察抓住予以處罰),曾憲梓路過的時候,也順便做做他們的生意。

在這樣的地方沿途推銷領帶雖然比較辛苦,但不會有太大的困難,也不會有太大的風險,因為大家都是在談好價錢之後,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不僅如此,不久之後曾憲梓又發現了一個十分難得的黃金地段——那就是位於尖沙嘴天星碼頭附近的“麥當勞”快餐店和“星光行”商貿中心一帶。

這裏是全香港旅遊、文化、娛樂比較集中的地方,周圍除了有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在那裏轉來轉去、購物遊樂之外,還有來自本港的不同機構、不同團體的中小型集會,從白天到深夜,人來人往,十分熱鬧。

頭腦靈敏、喜歡調查研究市場的曾憲梓於是發現了這塊黃金寶地,特別是發現了這塊寶地中的一家由中國人開設的、名稱“頂好”的舊式百貨公司。

曾憲梓每天一賣完當天的領帶,就喜歡來到這裏作一些考察了解情況,曾憲梓發現這家百貨公司每天的營業時問特別長,基本都是由早上八點半到第二天淩晨一點。而且在這樣長的營業時間裏,這家百貨公司的生意非常好,客源源源不斷。曾憲梓決定盡力將自己的領帶納入這家百貨公司的銷售範圍。而且還是采用他的經驗性做法——從不強人所難,先交朋友,後談生意。

開始的時候,曾憲梓從不刻意去推銷領帶,隻是聊聊天,交交朋友,不很直接,不會要誰馬上訂貨或者像其他的從事推銷的人那樣,海闊天空,大花亂墜地介紹他的產品。

不久,曾憲梓樸實誠懇的形象給這家百貨公司的一位名叫楊的盛的年輕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覺得曾憲梓是一個從不自誇、值得信賴的人,於是就真的和曾憲梓交上了朋友。

在香港,有一個令人信賴的朋友,也是很不容易的,那時候,人們常常說一句流行語——“太平山下多老襯”,意思是從上麵往下望,就會看得比較清楚,就不容易受到欺騙。

因為當時的香港爾虞我詐的現象特別嚴重。幾乎每天都有被人欺騙的新聞報道。

太平山是全港的頂極部位,一如身處高處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旅遊熱點會設置望遠鏡般,一九五五年,香港的太平山頂的纜車站北麵的懸崖上,也建有一個眺望亭,名叫“鮑寧眺望台”,因其居高臨下俯視全港,也被入戲稱為“老襯亭”。

能夠交上誠實正派的朋友,對於處於胸懷大誌的青年時代的曾憲梓和楊蔭盛來說,都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

這以後,曾憲梓拿了一箱自做領帶的樣品給楊蔭盛他們看,希望他們試著賣一下,看看可不可以有銷路,如果實在是行不通也沒關係,曾憲梓可以再將這些領帶拿回家去。曾憲梓從來不願意讓他人因為自己的緣故而左右為難。

因為,曾憲梓知道,“寸土尺金”的香港地價本來就十分昂貴,特別是像這樣生意興旺的門麵店鋪,所需租金尤其不便宜,自然是格外珍惜這裏的每一寸地方。

而且,從經營上考慮,這家雖然不算大的百貨公司一定要選擇絕對暢銷的貨,才能保證豐富的客源。

至於曾憲梓的領帶雖然不是上好的質地,但是在領帶的質量方麵還是有一定的保證,所以“頂好”百貨公司在試銷了幾次之後,、發現銷路不俗,所以,還是很樂意賣曾憲梓的領帶,而且生意一直保持不錯的水平。

曾憲梓經常請他的好朋友楊蔭盛去他的家玩耍,曾憲梓為人又友善又熱情,楊蔭盛對他的領帶有什麼想法可以直接地談,不管是好話或者是不好的話,曾憲梓都不介意,都可以認真地去聽。

一九六八年年底,在堅持不懈地努力下,曾憲梓總算積攢夠了應該償還叔父的三萬多港元,曾憲梓馬上將這三萬元港元兌換成十萬銖泰國錢。於是,他約他的好朋友楊蔭盛一起到泰國、新加坡等地去旅遊,打算將這筆錢還給叔父。

到了泰國之後,曾憲梓和楊蔭盛一起叔父的家去拜見叔父。並且,當著叔父、叔母一家人的麵,將這十萬銖泰國錢還給叔父。

曾憲梓說:“我感謝叔父、叔母對我的厚愛。你們寄來了那麼多布,幫了開創事業,不僅不嫌我的錢,連你們周轉資金的利息都沒有計算,使得我的生意一路發展得十分順利,並且能夠小小地賺到了些錢。

“叔父來信說,這些布錢他不要了,打算留給我做本錢,雖然我在心裏麵非常感動,知道你們發自內心地愛護我,我從心裏記住了叔父、叔母對我不遺餘力的幫助。

“所以,當我一積攢夠了這筆錢之後,便馬上和我的朋友楊先生一起趕回泰國,一來感謝叔父、叔母對我和我的一家人的幫助,二來是專門還錢給叔父的。”

叔父很堅決他說:“憲梓,你怎麼這樣固執呢,我在信中不是說得清清楚楚的嗎?這筆錢是叔父給你做生意的,快拿回去吧。”

曾憲梓說:“我知道,叔父是很真誠地幫助我,但這錢我無論如何也不能要。”

叔父一聽也急了,便認真他說:“我說是你的就是你的,你不要不行。”

曾憲梓和他的叔父將這筆錢推來推去的,推了很長時間,之後,曾憲梓還是不同意,他說:“叔父,你這樣做會使我一生的心靈上都不得安寧的。叔父可能不明白我的難處,我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不會講假話,現在我把我心裏麵的話講出來,希望你們能夠理解我。

“雖然我窮,但我不是一個貪錢的人,如果我真的想要這筆錢,我隻要對叔父說一聲,謝謝你,這筆錢就是我的了。這筆錢實在不是一個小數目。但是,我卻認為我不能要。

“叔父也知道,我是一個自尊心極強的人,不是我的勞動所得我就不能要,還是過去講的那句老話,無功不受祿。況且,我曆來沒有為叔父做事,現在叔父給我那麼多錢,我怎麼能要呢?

“還有,從另外的角度來說,如果有一天我成功了,生意發展了,你們的孩子們會說,沒有我爸爸你怎麼會有今天;如果我做得不好倒下去了,虧本了,你的孩子們又會說:曾憲梓真沒用,我爸爸這樣幫他都幫不起來。

“叔父,這樣一來,我精神上的壓力就會很大,對我剛剛開始的事業也不是一件好事,雖然沒有叔父熱心地幫助,就沒有我曾憲梓的現在,但我還是想盡可能地不要有太多的負擔,每做一件事還要思前想後地考慮半天。

“叔父,我說了這麼久,就是希望叔父能夠理解我,支持我,使我在沒有任何壓力的情況下,輕裝上陣。”

叔父聽了曾憲梓耐心他說了半天,總算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

叔父無可奈何他說:“好了。好了。叔父聽你的。這筆錢就放在叔父這裏,叔父替你保存,等你需要用錢的時候,你可以隨時隨地的動用這筆款子。

“憲梓啊,你將來肯定會做得越來越好的,你現在還是剛剛開始創業,就能夠考慮問題這樣長遠,這樣周全,真是不簡單哪。”

從處於創業初期仍然十分貧困的曾憲梓幹淨利落地處理這筆錢的事情上,不難看出他的胸襟、他的理想、他氣逼雲天的誌向,使得叔父、叔母對這個年輕人更是刮目相看,更是覺得他們的侄子,是一個非同一般的人,能成就大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