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商唐大戰決生死 第一百九十一章:敵我雙方的默契(下)(1 / 3)

焚燒陣亡將士的屍體,這個做法是為了抑製瘟疫,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楊曠卻動了惻隱之心,他有些不忍將這些忠勇之士,就這麼草率的燒掉。

獨孤墨看得出楊曠的糾結,立刻堅決的勸道:“大將軍,這是戰場,這是戰爭,不能有感情,該舍棄的就該舍棄。”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是.........”

“末將見過太多因為心軟輸掉戰爭的將領,古大將軍當時就是抓住了他們的軟肋,輕而易舉的獲得了勝利。”獨孤墨見楊曠還有猶豫,便說出當年的往日戰事,以此規勸楊曠。

既然對方都這麼說了,楊曠也不反對了,這麼做會對不起那些陣亡的將士,不過為了戰爭,必須的這麼做,如果他心軟了,就會像之前一樣讓自己陷入困境。

如果不是他心軟,戰爭不會這麼早爆發,他也不會因為自己的妹妹將自己陷入了困境,心軟是最大的敵人,楊曠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其中的含義,做出了艱難的決定:“好,本將即刻下令讓他們焚燒屍體。”

“辛苦大將軍了.........”獨孤墨能看到楊曠聽得進去諫言,實在是感覺難能可貴,一個主帥能虛心接受他人意見,這就很不錯了,“末將還有些話想對大將軍說。”

“老將軍說吧,本將就在這呢。”

獨孤墨清了清嗓子,深呼吸後道:“鄴城攻防戰,是整個北境戰爭的最重要的戰爭,守住了鄴城,就等於贏得了勝利。但是大將軍清楚,我們是根本守不住鄴城的,唐軍將士戰力強於我軍,攻城器械先進,主帥龔起更是名將之一,無論從哪條路來說,都沒有守住的可能。”

“老將軍的意思是?”

“主動出擊!”竟然跟撻拔汗他們驚人的一,但是楊曠能感覺到獨孤墨的不同,老將這麼說,定然有他的道理和細節的考慮,於是請教道:“願聞其詳。”

獨孤墨伸手抓住了他的手,語重心長道:“所謂逆境,方能激發人的潛質,末將不是要大將軍破釜沉舟,但是要有破釜沉舟的氣勢,讓將士們相信您能帶著他們勝利,這樣不管如何,總能起到非凡的作用。”

楊曠細心的聽著老將軍的教導。

“龔起是天下名將之一,他的兵法韜略,勝過這裏的所有人,末將聽說大將軍在上一次北境戰爭從後方離間唐胡聯軍的關係,這樣的招數,才是龔起所懼怕的。”獨孤默一口說不了那麼多,緩了口氣道:“陰謀詭計,並不是下三濫,勝利才是最重要的,還望大將軍一直沿著陰謀的軌跡,深入的鑽研,一定能找到對付龔起的方法。”

沒想到一個將領,居然有這般眼界,楊曠還是低估了這位老將,他也緊緊攥著對方枯老的手,道:“老將軍放心,龔起不會贏得那麼容易,本將就是拚了命,也要想辦法讓他沒有機會南下。”

“大將軍不可這麼想。”獨孤墨再次勸誡道:“末將觀察了這次的戰況,不敢說對大將軍了如指掌,但卻能看出大將軍行事上總會在危急關頭顯得很偏激,即使這種偏激為大將軍帶來過優勢,但卻都是風險過大的策略。為帥者,豈能想著魚死網破之事,那些都是無能之輩走投無路的表現,大將軍不能跟他們同流合汙。”

一句又一句,獨孤墨似乎是要把話全部說完才安心,楊曠一直都很認真的在聆聽對方的勸誡,虛心接受,納為己用,認識到自己為帥過程中的不足,做出改進,也好在下一次麵對龔起有所提高。

他還是很疑惑為什麼獨孤墨今天要說這麼多,以後不有的是時間嗎?他的心思大部分放在聆聽,也沒有深究這一點。

獨孤墨又開始咳嗽起來,楊曠馬上倒了杯熱水遞過去,待對方喝完後,道:“老將軍注意身體,馬上就要入冬了。”

“凜冬將至嗎?”獨孤墨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囉嗦了幾句道:“冬季的鎧甲和柴火等物資都有儲備吧。”

楊曠點點頭道:“來的時候就準備好了,本將也不用操心,都是聶辰席幫忙辦的。”

“是他啊,那小子堪得上大用,不過有些貪功冒進,大將軍用他需謹慎。”獨孤墨發出了善意的提醒,不用他說楊曠也看得出來。

“大將軍可以試著去走一些偏門,但是不可冒太大的風險,凡事要去試一試。”

這個建議楊曠倒是記得最清楚,走偏門已經是唯一的選擇了,幾乎所有的將領都認識到了在正麵戰場上他們沒有任何勝算,所以一致的產生了默契的想法。

“老將軍,本將回去試的,但本將也希望,老將軍能陪我一起打完這場北境鄴城攻防戰。”楊曠真摯的發出了肺腑之言。

床上的獨孤墨聽後觸動了內心,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對方卻想讓他一直陪著,心中說不出的苦楚,但是又不能表現出來,頓了頓道:“那是自然,末將會一直在大將軍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