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唐廣陽皇城內,又開始了朝會,唐帝親自提前了朝會的時間,就是為了找大臣們商議關於最近發生的慘敗。
大臣們沒有一個缺席,龔孝先和羅如烈也位列其中,兩人碰了個照麵卻一言不發,氣氛也似乎十分的熱鬧,畢竟龔起的政敵占了大半,誰都想要看到龔起失敗的局麵。
唐帝也到了大殿之上,坐下後,接受群臣的跪拜。
“眾卿平身!”唐帝頗具威嚴的說了一聲,大臣們便也紛紛緩緩站起。
唐帝清了清嗓子,便開口道:“想必眾卿也知道朕為何提前了朝會的時間,虎賁大將軍龔起與前線遭遇了慘敗,朕想聽聽諸位大臣們的意見。”
說完便看向了龔孝先和那個嫌疑很大的兵部尚書南宮離,他接納並采取了葉青的建議,想要就著這個機會,好生的試探他們一下。
大臣們紛紛開始交頭接耳的議論起來,所有人都在為這件事而各有心思,大多數人是樂於見到這個情況的,還有一部分感到惋惜的除去擔憂國家的忠臣們,支持龔起的也在少數。
而就在不久之後,羅如烈率先站了出來,無視龔孝先的眼神,站出來說道:“陛下,臣有本有奏!”
“說吧。”唐帝等的就是這樣的反應。
“眼下戰事已經處於劣勢,虎賁大將軍龔起雖然驍勇,卻也在此戰上大意疏忽,臣懇請陛下勒令龔起退兵,並與商國議和。”
果不其然,在羅睺的事情發生之後,龔羅兩家算是徹底的翻臉額,唐帝很樂意看到這樣的情況,也戲謔的看著龔孝先,等著他的發話。
龔孝先馬上就上前道:“臣反對羅國公的建議,一場戰役的勝負,不足以評論整個戰局的勝負,臣不僅僅是為了自己兒子發話,也是為了大唐的未來發話,這一戰已經打響,不可能就這麼輕易的講和。”
“龔國公是不是老邁昏聵了,”羅如烈直接就在朝堂之上,當著群臣的麵開始爭論道:“虎賁大將軍龔起太過年輕,行事魯莽,才被商軍一個根本不懂兵法的皇子給擺了一道,而且這種情況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了,我記得上次的戰爭中你的兒子就犯過這種錯誤吧。”
“此一時彼一時.........”
“難道你忘了之前跟北胡的聯盟是如何破裂的嗎?還不是拜虎賁大將軍所賜。”羅如烈打斷更加過分的說道:“你兒子的確天賦過人,在帶兵方麵有著我都自愧不如的程度,但是一碼歸一碼,光會打仗可不是一個大將軍合格的表現,如果不能考慮到大唐的利益,他就是一介莽夫。若是北胡還與我們同盟的話,何至於此。”
龔孝先忍也忍了,退也退了,既然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他也沒有必要再退讓了,道:“羅國公所言不差,但這世上豈會有不敗之人,我兒也是凡人,試問羅國公你能做到百戰百勝嗎?難道我兒之前的赫赫戰功都是擺設嗎?”
“哼,無稽之談。”羅如烈嗤之以鼻道:“據我所知,這世上就有那麼一個不敗之將,那就是古勁鬆。哪怕就算像你說的那樣,龔起也還是太年輕了,自負高傲,做事不顧後果,簡直就是亂來。”
“那麼羅國公你就做得到嗎?”
“至少比你兒子強!”
朝臣們眼看著爭論變成了激烈的爭吵,卻沒有一個人敢上前阻止,這可是大唐兩位最有威望的大官,誰敢不敬。
而這個時候,唐帝便阻止道:“夠了!肅靜!大殿之上,豈容你們肆意妄為!”
“陛下恕罪!臣知錯了。”
“陛下恕罪。”
兩人都放下了爭吵同時向唐帝請罪。
“算了,二位也是報國心切。”唐帝表麵上是和事老的樣子,其實別提多開心了,狗咬狗的畫麵實在是太令他舒服了,“朕是來找你們議論國家大事的,不要把你們的私人恩怨放在朝會上,下不為例!”
“遵旨!”
唐帝又看了一眼南宮離那個男人,似乎一直都是低著頭視若無睹,反常的舉動讓唐帝有些意外,本來是想讓他們沉不住氣,怎麼到現在一點反應都沒有。於是想辦法找了個話題對南宮離道:“南宮尚書,朕想聽一聽目前軍備的供給。”
這回是皇帝親自問話,南宮離不得不抬起那滿臉胡須的麵龐,站出來回答道:“回陛下,目前的供給充足,不需要擔心。”
“哦,是嗎?”唐帝還是沒有試探出什麼,有些懷疑葉青的判斷了,這根本就不應是想象中的那樣啊,“這場戰爭其實朕一開始根本就不想發動,爾等一直在諫言主戰,其他人也都是一言不發,朕記得主張的還有你羅如烈吧,當時保舉龔起的人裏也有你啊。”
唐帝故意舊事重提,看似是多此一舉,實際上更加是想要離間兩家的關係。
不出所料羅如烈有所反應道:“陛下恕罪,就當是臣當初瞎了眼,竟然相信一介黃口小兒也能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