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商唐大戰決生死 第兩百六十二章:噩夢已至(1 / 3)

疑似伏兵的痕跡已經阻擋了龔起五次了,這一次又發現了一個,就連他手下的騎兵們也似乎有些不耐煩,根本就不想繼續謹慎的搜查下去,幹脆直接衝過去算了,諒他們也沒有多少兵力阻擋。

龔起當然也是有這種衝動,換做是誰被耍了這麼多次,都會沉不住氣,可他總是有種錯覺,那就是對方希望自己沉不住氣,無論如何,他都必須保持冷靜。

冷靜是最好的思維環境,一旦無法保持冷靜,你有再高的智謀也無法取勝。最關鍵最關鍵的就是這些疑似伏兵的痕跡,看起來破綻百出,實則就是這種破綻讓他無法放下顧忌。

說起來龔起原先就不覺得非要將他們趕盡殺絕,商軍棄守鄴城就是很詭異的做法,天知道這種做法下隱藏的是什麼企圖,所以他也一直很保守。

就這樣,哨探第六次的回來,就連他們也露出疲憊的神色,彙報著沒有任何敵人的結果,到了這裏,龔起也知道再往下追下去,仍然會有這些情況發生,這一刻他萌生了放棄追擊的念頭。

一位將領問道:“大將軍,末將願意作為先鋒軍,領三千騎兵帶頭衝鋒。”代表著這位將領同樣無法忍受這些虛張聲勢的樣子,想要作為敢死隊衝鋒。

龔起想了想,還是拒絕了這份要求,開口道:“不了,放棄追擊,返回鄴城。”

“大將軍,這是為何啊?!”將領摸不著頭腦,他們好歹都追了這麼長一段距離了,就這麼放棄也說不過去啊。

“古有雲窮寇莫追,敵人行事詭異,恐有詐逃之疑。”龔起冷靜的分析著情勢,繼續道:“而且鄴城才是我們的目標所在,敵人大舉棄守,就說明鄴城守不住了,我們不應該被敵人牽著鼻子走。”

雖然這名將領很不服氣,卻還是願意聽從大將軍的命令,總是心中是一萬個想要繼續追擊的。龔起看了看南邊,也就這麼作罷了,於是便立刻掉頭返回鄴城。

......

......

張奕之在經過細膩的試探之後,終於確定了鄴城是座空城,不費吹灰之力就占領了這座兵家必爭之地,如今的鄴城已經是真正的囊中之物了。

鄴城的價值不言而喻,隻要拿下了鄴城,周邊的小城池就也是他們的領地了,拿下根本不需要損失多少,更何況是有攻城器械的他們。

張奕之安頓好了城內的一切後,這時卻看到遠處一夥自己的部隊返回,這不就是龔起的隊伍嗎?他一看就知道龔起肯定是無功而返,定是楊曠又用了什麼計謀。

於是他便等候在城中,迎接到了回來的龔起,馬上就詢問道:“發生了什麼?”

“進去再談。”龔起示意找一個沒人的地方單獨談話,於是張奕之就在跟著龔起來到了商軍的軍帳中開始談話。

一進軍帳,龔起就嚴肅道:“他們設下了很多疑兵的地點,讓我不得不小心行事,所以追了一段路,我還是放棄了。”

“大師兄做的沒錯,換成我也是這樣。”張奕之很認可對方的做法,本就是詭異的事情,怎可猛追,如果再掉進陰溝裏麵,可就真的栽了。

龔起搖搖頭道:“可我還是覺得落入了楊曠的圈套,就好像是追也不是,撤也不是,你說說他到底在想什麼?”

“首先不排除我們想多的情況,如果真有陰謀的話,還是考慮考慮後方吧。”張奕之的直覺告訴他後方才是真正要注意的。

“對了,這段時間廣陽發生什麼了嗎?”

“沒有收到情報,應該沒發生什麼事情了。”張奕之大概有三天沒有收到情報了,當然不知道廣陽的龔家和南宮離已經被唐帝盡數逮捕。

龔起歎了口氣道:“要想打贏這場仗還真有難度,你說一個不懂軍事的人,竟能拖住我們這麼久,真丟人啊。”

“是有點丟人,不過這就是楊曠的風格,他喜歡避其鋒芒。”張奕之說道:“大師兄,該說的還是要說了,我們是繼續南下還是殺回廣陽?”

這個問題張奕之早有考慮,因為他知道鄴城勢在必得,那麼拿下鄴城後也麵臨著選擇,南下或者殺回去,到底哪個更明智,他便給了龔起決定的權力。

“我們的兵力不足七萬,若要南下也是夠了,不過...”龔起是個很細膩的人,“楊曠貿然撤離讓我很不安,休整一段時間比較好。”

張奕之點頭道:“我全聽大師兄的。”

“我們也可以想想如何殺回去了,這不是個簡單的事情,攻下廣陽簡單,可是要想控製局麵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對於這一點,張奕之準備已久,見龔起問起,馬上回答道:“我心中已有了計劃,如果要殺回去,那麼我就先走一步,聯係廣陽的南宮離想辦法將朝臣們集中起來,接下來你隻要控製皇城,我這邊控製朝臣,就夠了。”

龔起意外道:“你又沒有勢力,南宮離也不是多厲害,就憑你們兩個,要想控製大臣,我覺得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