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皇城三王具逐鹿 第兩百八十一章:爭取兗州(1 / 3)

“主公,許崇光已然伏法。”夜幕中出現在帳內的張奕之對著坐在椅子上等待他的楊曠彙報結果。

“是嗎?你幹的很好。”楊曠手中攥著轉輪劍,心裏不是很好受,許崇光是他的救命恩人,他卻親手害死了他,隻是因為自己的私欲。

而這份私欲,也是出於對大商的安寧和存亡,他是不想這麼害死一個功臣,卻也不想因為一個功臣還壞了大局,大義在前,殘酷的選擇是避免不了的。

張奕之淡淡的看著楊曠,問道:“撻拔汗不需要處理嗎?”

“他沒有反對的意思,聽說還拒絕了許崇光要他一起來跟我商議的建議,不需要再徒增屍體了。”該殺的都殺了,不該殺的就不能殺,楊曠明白這個道理。

張奕之聽後便準備離開,楊曠喊住了他道:“奕之,我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你必定要麵對一個你熟識的敵人,你還會毫不猶豫的殺了他嗎?”

“當然要殺。”張奕之回答道:“恕屬下直言,之前主公就是屬下的敵人,屬下也從未動過仁慈的念頭,隻要是敵人,那就必須要盡全力的鏟除,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楊曠點點頭道:“那我再問你,我們成功的回師後,戰鬥的勝算又有多少,現在我手下隻有你和聶辰席最精通戰略,我問過聶辰席,他說勝算五五開,你覺得呢?”

張奕之想了想,開口道:“屬下認為是三七開,主公七,敵人三。”

“哦?為何呢?”

“因為我等是奇襲,本就出乎意料,再加上各自都沒有名分,發生戰鬥都是各為其主,沒有真正的士氣差別。但是比較起來,洛陽的叛軍也知道自己在幹什麼,理虧是潛藏在人心中最真實的一個情緒,這點上我們具有很大的優勢。”說起分析,張奕之可謂是無孔不入,細致入微,“唯一的不可定因素就是楊滸的帶兵能力如何,我們中沒有任何人了解此人的手段,這三成還是不能斷言。”

楊曠發現張奕之來到了自己帳下後自己輕鬆了很多,這不代表他不再思考了,隻是沒有以前那麼的孤獨和頭疼了,野火和軍隊從來都是靠他一個人在默默的支持著,這令他壓力十分的大,這也是之前他為什麼放權的原因。

謀略這方麵有張奕之這樣的人才補充,自己需要的就是選擇,選擇同樣也是很煎熬的,一個錯誤的選擇往往伴隨著毀滅,所以他一直都是小心翼翼步步為營。

“這麼說,我們還缺少一個致命一擊。”楊曠講到了重點上了,“我手上有軍隊和情報勢力,楊滸手上也都有,雙方旗鼓相當各有千秋,如果這個時候找到另一股勢力介入,那就可以完全逆轉了。”

“主公莫非是想策反那些聯合的士族?”

“不,他們不可信,”商國的國情楊曠自然比張奕之知道的多,“士族們在姬冉的集結下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楊滸有足夠的能力調動他們,我們差就差在這點上,沒有這些士族的支持,也是個不小的問題。”

“那麼主公想拉攏誰?”

“現在我還沒想好。”楊曠隻能這麼說,其實他的頭腦也是十分的亂,事情發生突然,在戰爭中耗費了大量精力的他也無法繼續深入的分析,他知道的隻有目前自己手中的牌不夠多,他每次行動都喜歡備著底牌,現在底牌都暴露在敵人的眼中,叫他怎麼安心。

亥豬在這個時候突然來臨,進了軍帳就發話道:“我們派去前麵偵查的人發現兗州境內集結了大批的軍隊,似乎正在備戰。”

楊曠接過野火的情報看了看,果然先派一批人去探察還是比較穩妥的,確認了是兗州的消息後,他立刻燒了信件愁眉不展,這個時候發兵的人,莫非也是楊滸的安排。

“主子,兗州牧那家夥好像也想分一杯羹啊。”

“嗯?”楊曠聽到了一絲轉機,追問道:“這話怎麼說?”

“哦,屬下是按照調查的具體情報看的,雖然都是大夥的道聽途說,卻也不是空穴來風,百姓們都覺得兗州牧是要舉兵阻止楊滸的政變。”

楊曠的眼神頓時亮了,張奕之也是如此,開口道:“主公,這就是我們的機會,屬下對兗州牧不甚了解,請主公告之關於他的情報,越詳細越好。”

“嗯,亥豬,把我們目前知道的告訴他。”楊曠示意亥豬不用藏著掖著,都是自己人,信得過。

亥豬會意道:“兗州牧是個叫做古音的人,十六年前以三十歲之齡出任兗州參知,不到五年就坐上了封疆大吏的位置,用出色的政績和政策獲得了百姓的愛戴和尊敬,也借此培植了自己的勢力,以壓倒性的優勢擠掉了原來的兗州牧,之後風平浪靜,沒有多少大的動靜,屬下認為他依然還是有所想法的,隻不過是在韜光養晦。”

張奕之馬上從這些話中大致的了解了這位叫做古音的兗州牧,是個有能力並也有著野心的人物,這樣的人集結了軍隊卻沒有立刻表態支持哪一方,選擇觀望並尋求自保,或許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