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新帝即位百廢興 第兩百九十九章:崔文辭官(1 / 3)

大商迎來了新帝,新一代商帝上台就頒布了對北唐和南夏的議和方針,並在第一時間派出了使臣前往。而對於叛亂諸將和臣子的處罰,當然也是殘酷的,新帝下令將所有參與謀反的重要人員都處死,而參與謀反的軍隊卻允以一半流放,一半詔安,詔安的自然是那些精銳,至於老弱的兵種,自然是流放。

一係列的手段下來,洛陽慢慢複蘇,而大商也越來越穩定,這當然離不開全國士族們的努力配合,與其說是努力,倒不如說是盡全力彌補,因為幾乎所有士族的頭目和重要人員都被新帝押在了洛陽,誰還敢不盡力去維護和平。

新帝改立年號為永源,並沒有天下大赦,而是象征性的放回了幾個士族的頭目,意為聊表誠意,好讓士族們都看到希望和盼頭,給他們一點麵子,他們自然不敢鬆懈。

而叛亂的罪魁禍首卻被新帝下令軟禁在天牢永不見天日,這樣的做法當然會令百官們有些不滿和疑惑,但是誰又能去說什麼呢,他們都不敢去觸這位新帝的眉頭,畢竟新帝要兵有兵,要勢力有勢力,除非你吃了熊心豹子膽。

還有一件事情,新帝追封先帝的諡號為商明帝,是個很好的諡號,也算是給了先帝一個很實在的諡號,明這個字,象征著賢明有德,再適合不過了。

此時的皇宮內,楊曠正在下棋,而作為對手的是文平王楊毅,兩人正沉浸在棋局中,而旁邊是太後和謝量海兩人在觀看,一切都是那麼的祥和。

“陛下棋藝著實厲害,臣弟毫無還手之力啊。”楊毅捏著棋子半天落不下,真的被逼入了絕境,隻好投降認輸了。

“說了多少遍了,私底下就喊朕皇兄,”楊曠笑道:“你不會故意在讓朕吧?這棋下的一點鋒芒都沒有。”

楊毅連忙搖頭道:“陛...皇兄,臣弟絕對沒有留手,本來是準備布一個局的,誰知道皇兄直接就殺的臣弟片甲不留。”

太後在旁邊看的倒也真切,毅兒這孩子不會是那種留手的人,這孩子的棋藝不差,但是對上楊曠,肯定是沒有辦法,便道:“陛下您的棋路完全封死了毅兒的出路,他怎能贏。”

“好了,怎麼連母後也這樣,母後叫朕曠兒就行了,真不知道你們幹嘛那麼拘謹,是故意讓朕難堪嗎?”楊曠裝作不滿道,他的確是不喜歡這種私底下也要畢恭畢敬的樣子。

太後和楊毅相視一笑,知道楊曠不是在客套,便心中記下了。

楊曠見謝量海不說話,便開口問道:“你覺得這盤棋下的如何?說說吧,不然朕一個人在這悶得慌。”

“陛下之棋路,自然是殺氣淩然,相比之下王爺的棋路就差了一大截了,太容易看懂了。”謝量海稱呼楊毅為王爺,畢竟楊曠稱帝,那麼楊毅就不再是皇子,是堂堂正正的親王了,自然要稱呼為王爺。

楊毅聞言感觸至深,他明白皇兄的棋藝比自己要高出很多倍,輸是很正常的事情,他用盡全力也於事無補。

楊曠便也放下了手中的棋子,命人收走了棋盤,拿起了旁邊的一杯茶道:“朕都聽說了,你是想出去曆練曆練吧。”

幾人聚集在一起也是為了這件事,親王離京不算小事情,要先向陛下請示才行,楊毅直爽的開口道:“臣弟思索很久,目前皇兄也沒有什麼事情要臣弟幫忙的,臣弟也想著趁著機會出去長長見識。”

“想法是好的,朕準了。”楊曠也幹脆的答應道:“不過既然你有這個想法,朕還是好奇你到底準備幹什麼?”

楊毅頓了頓道:“臣弟還真的沒怎麼想好,要不然皇兄給拿個主意?”

這其實是太後建議的,本身楊毅也不知道自己適合去哪裏,而且既然是親王離京,那麼總要把意圖說出來,說不出來反而會很可疑,所以建議楊毅將安排交給陛下。

楊曠看了他們母子一眼,差不多也知道是怎麼回事了,這兩人想的倒還挺多,不過還比較令人舒服,用了這麼個法子讓自己安心,真是多此一舉了。先不說別的,野火就能完全掌控楊毅的行動,而且楊毅這個人又沒什麼心思,幹嘛要費那麼大勁,於是便道:“朕來安排的話,那可能就不會和你的想法了,朕隻能站在國家的角度來安排了。”

“沒事,為國家才好,臣弟太想為國辦事了。”楊毅一聽反而很是高興,他就是因為在京城幫不上皇兄的忙才想外出的。

“那就去兗州吧。”楊曠心中有了主意,這是一個很巧的機會,剛好他要開始收拾那個牆頭草兗州牧了,那麼兗州的管理也需要有人去辦,可是最近人才缺席,信得過的也就隻有楊毅了。

“兗州?”

“對,兗州。”楊曠重複道:“你去替朕管理兗州大小事務,朕會給你在那蓋一間王府。”

“可是兗州牧不是還在洛陽嗎?臣弟這樣豈不是喧賓奪主?”楊毅對此有些擔心道。

“沒事,他不是一個好官,說白了,朕不會放他活著回去的。”楊曠居然就直接把話挑明到這種的地步,全然不留一點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