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新帝即位百廢興 第三百一十二章:小動作(1 / 3)

現任的吏部尚書李密正在自己的府邸中無比的擔憂,他在官場多年豈會不知道自己這個位置有多麼的重要,陛下對他位置下手隻是時間問題,他自己也清楚自己能力不足。但是要他讓出這個位置,實在是不甘心啊。

其實李密除了自己辛苦爬到了吏部尚書這個位置外,他還是當朝左丞相,現在應該是唯一的丞相李彥的侄子,但是這層關係卻未曾給他帶來實質性的幫助,有的隻是因為血緣而被其他官員敬重這一點,算是一種好處了。

李彥是個作風清廉謹慎之人,自然避諱這種同朝為官的血親,李密作為吏部尚書也清楚大伯這樣的人絕不會再朝堂中庇護他,唯一能保住他隻有老派的官員了。

青壯派的崛起意味著新帝要重新洗底,而老派的官員根基深厚,唯一能夠洗底的渠道就是他吏部尚書的位置,要想保住這個位置,李密隻能借助老派的勢力來拯救了。

誰甘心好不容易得到的官職被年輕人取代,怎麼說也都是辛苦的結果,哪怕他知道自己的實力不足以做這個位置,卻仍然不舍得放棄。

新帝如此是為了國家,卻也威脅了他們這些老派官員的利益,就憑這一點,李密才不會輕易的妥協。他已經派人開始聯係老派的官員們,秘密的商議合作,一起來保住他們的地位,這也是李密唯一能做到的了。

就在李密愁眉不展時,下人突然前來稟報,說是丞相李彥造訪,這絕對是稀客,多少年了,自己這位大伯都沒有過來看自己,自己也不敢去看望他老人家,聽聞李彥前來,李密趕緊讓人將其請來,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於是,下人領來了李彥,而李密早就命人準備好了茶水和點心,畢恭畢敬的鞠了一躬請自己的大伯入座。

待李彥入座,李密就這麼站著,不敢入座道:“大伯突然造訪,令侄兒的府邸蓬蓽生輝啊,不知大伯有何事啊?”

李彥坐下後,一沒碰茶,而沒碰點心,就是無比嚴肅的盯著他道:“我為什麼來你清楚,你也知道陛下很快就會罷免你的位置,所以我來,就是為了解決這件事情,你畢竟是我的侄兒,我不能坐視不管。”

李密隻覺得一陣驚喜,頓時感激道:“多謝大伯,侄兒不甚感激,侄兒一直都想著去找大伯,就是害怕大伯不喜歡侄兒牽扯大伯,讓大伯難辦。”

“嗯,你明白就好。”李彥繼續道:“你就自己去辭官吧。”

“啊?”李密懵了,他想不到後麵會是這樣一句話,原來他剛剛竟是誤會額大伯的來意,還以為大伯是來保住他官位的,沒想到卻是來勸自己主動辭官的,這樣的反差令李密又尷尬又失望,更多的還有氣憤。

明明就是自己的大伯,也清楚自己得來的有多不容易,為什麼就不能出手相助,反而要幫著陛下來拿走自己的位置。

想到這裏,李密就有些不甘心的回應道:“大伯,這件事,就這件事,侄兒萬萬不想答應,侄兒不願意放棄吏部尚書。”

李彥臉色一沉,嗬斥道:“愚蠢,目光短淺,你難道不知此事是為了大商的未來嗎?難道就因為舍不得自己的利益,就要拖整個大商的後腿嗎?!”

“不是這個問題,侄兒為了這個位置有多努力大伯不知道嗎?多少年了,大伯幫過我嗎?這都是侄兒憑自己的本事和能力一步步爬上來的!”李密明顯是不服氣,據理力爭。

“我就問你一句,你覺得你的能力配得上這個位置嗎?”

李彥的一個問題將李密問的語塞,自己幾斤幾兩當然明白,這就是說他無論在官場的人脈和手段如何優秀,能力不夠就是能力不夠,就該退位讓賢。

“我知道我沒足夠的能力,但侄兒也不會妥協的。”李密不知道從哪來的底氣,興許是自尊心受到了挫折,才讓他無比的激動和極端。

甚至李密還認為事情有轉機,可以憑借老派官員向陛下施壓,然而這一切在老練的李彥看來是那麼的明顯,也直接戳穿了對方的想法道:“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但是我勸你最好不要去自尋死路,自古以來,大臣們的確是有向陛下施壓的案例和能力,但是那些人,同樣也會成為皇帝所深惡痛絕的,你覺得老派可以保住你一時,他們能保住你一世嗎?”

這句話深深的震撼到了李密的內心,他做的事情,正是在觸及陛下的底線,若是執意下去,就算是保住了吏部尚書之職又有何用,他總有一天會被陛下借機鏟除,而到時候老派官員自身難保,誰還會來幫他。

這也是李彥為何親自前來這個多年從未交際的侄兒府中,就是為了極力讓他不要誤入歧途。李彥正是知道自己侄兒的個性,秉性不壞,不舍得官職乃是人之常情,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李密多年來的努力,僅僅因為陛下一個想法就要犧牲,未免太過不近人情,但是大商現在必須如此,做不到的話,那還是毫無建樹,無法恢複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