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考試在李玄武和野火的明暗兩處嚴謹嚴格的完成了,還真別說哦,此次赴洛陽都城前來趕考的人數十分之多,沒有絲毫的誇大,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大商之前的科舉隔的時間很長,而且還是在新帝登基之後不久就發起的科舉,最關鍵的還是對外散播的科舉改製的消息,十分的令人向往。
想想看其實大商並不是缺人才,而是人才沒有多少渠道被選拔,官場上官官相護結黨營私的不在少數,但是自從楊曠上台之後這種風氣得到了極大的改變,不說別的新帝上台就很大膽的啟用了年輕人,甚至連之前與新帝有過節的崔氏都能保存下來,還有人當上了要職,這樣的消息在別人看來是無比寬大的胸襟,他們想著如果新帝連這樣的胸襟都有的話,那他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趕考,機會難得啊。
為了這次的科舉,李玄武可謂是用盡了心力,宣傳方麵就是他一手主辦的,由崔雲逸的尚書台幫忙實行,一時間整個大商 要不了三天都全境得知了這次科舉改革的事情,嚴格對於士族子弟來說不是好消息,但對於寒門來說卻是天大的好消息。說是士族官員壟斷了科舉一點都不為過,即便仁慈正義的商明帝都也孤身難治,可想而知有多麼腐敗。
楊曠為了向天下表明決心和誠意,用罷免官員的形勢和雷霆的手段讓寒門弟子看到了希望。為什麼要為了寒門弟子做出這麼多呢?因為他們已經在之前的科舉中耗盡了期待,他們因腐敗而輸給了那些權貴,但是一旦有機會他們不放過。
於是前來趕考的既有之前被腐敗拒之門外的有才之人,也有那些壯誌淩雲剛入世的年輕人,各色各樣的人都為了他們的理想和誌向奔赴洛陽,形成了如今人才濟濟的翻天覆地變化,沒錯,真正的天壤之別,之前朝堂還呈現出腐敗和無人可用的地步,但是到了今天,楊曠再也不需要擔心這方麵的問題了,此次科舉的影響力超出預計之大。
這批人才經過重重選拔,可以說是經過了精挑細選,每一個過程都是公開進行的,完全麵向所有外界,體現了朝堂的公正公開,這一刻沒有人去懷疑科舉的公正了。
李玄武甚至都已經選拔好了一份名單,足以填補所有官員的位置,但是畢竟是他自己的名單,最終還是要看陛下的安排,隻有陛下才能決定科舉的結果,否則無論他們做什麼都是僭越,算不得數的。
尚書台那邊的崔雲逸辦事十分的出力,就連李玄武這個與其有仇的人看來都是很吃驚,因為尚書台辦事效率高的驚人,什麼事情往尚書台一報,隻要不是什麼難事,一天之內就能給你一個滿意的解決方案,別以為是小事就不需要時間的,一件小事情往往還比較繁瑣,但是尚書台幾乎每次都會挑燈夜裏趕,崔雲逸帶頭留在尚書台,將那些人聚集在一起思考和運作,完全沒浪費一點時間。
可以說雖然此次吏部至關重要,但是說句實話要是沒有尚書台的鼎力相助,李玄武難以成事,他驚訝的不止是崔雲逸的能力和辛苦,他更意外的是崔雲逸居然可以比他看的更開,他原本以為自己已經放下了,可崔雲逸的做法明顯比他還要的專注,李玄武發自內心的欽佩對方。
之前阿賜的死,一直是兩人之間解不開的恩怨,李玄武潛入洛陽產生威脅,崔雲逸秉公執法就地殺人,二人都有各自的立場和理由,但是死去的人是不會回來的,這就注定了兩人之間即便有再多的欽佩和默契,都會有一根刺隱隱作祟。
這邊科舉的事情鬧得舉國沸騰,所有人都從這次科舉中看到了新帝和朝廷的誠意,完全的公開公正讓上下都升起了新的希望,所有人重新燃起了他們的夢想,唯一對此感到反感的,也就隻有那些士族權貴們了吧,可惜他們剛剛才簽了條件換回了他們的家主,短時間內不敢再有任何的舉動。
楊曠召集了青壯派的所有官員,手裏還拿著李玄武呈交的選拔名單,很是認真仔細的閱覽了一遍,很是滿意這次的結果,看完之後還意猶未盡的大笑了幾聲,整個人在龍椅上也顧不上儀態的前俯後仰,這是經過長久壓抑的喜悅導致的,很正常,也很釋懷。
“太棒了,很棒,我們終於完成了這次的洗底啊!”楊曠站起在他們麵前來回的走動,望著每個人的眼神都是欣慰,“老派回天乏術,朝堂又變得人才濟濟,這是大商圖強的第一步,萬事開頭難,我們完成了開頭,接下來也要堅持不懈的實現這個理想,有勞諸位一齊費心了。”
“陛下過獎了!”所有人異口同聲的跪在地上,崔雲逸為首的青壯派也很高興看到如今的局麵,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大商的未來也重新燃起生機,為此他們也很激動。
楊曠趕緊揮手道:“都給朕起來,別拘泥這些俗禮了。”眾人聽後陸續的起身,他們知道這不是陛下的試探,而是陛下真情流露,換做是誰完成這樣的事情,都會這般欣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