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後位待虛鬧都城 第三百八十章:毛骨悚然的訴說(1 / 3)

“父親。”

“回來了啊。”崔文看著三年來在官場上逐漸立足的兒子,心中的欣慰和驕傲自然是很充裕,即便嚴肅的臉上沒有太多的流露,可眼神卻依舊藏不住最真實的情感。

崔雲逸也是剛從尚書台忙完了回來,長舒了一口氣坐在了椅子上,趕緊喝了一口茶水緩一緩,抱怨道:“事情好多啊,除了兗州其他州郡還是有些困難。”

正是很正常的現象,三年來尤其在現在特別明顯,兗州有楊毅坐鎮,自然是一切井井有條,可除了兗州之外的州郡,幾乎都是力不從心。原因還是出在官員身上,新政的實行更換了京官,卻沒有換掉地方官員,而吏部尚書李玄武就算再有神通,也無法顧及到每一個州郡的官員更換,三年能將新政堅持不懈的進行,已經是很優秀了。

崔文也笑道:“辛苦你了,陛下的新政急是急了些,卻是必要的急,如果不急著把新政在之後的兩年之內完全普及,一旦等戰爭爆發,那出的問題就會比之前更加嚴峻。你的辛苦是值得的,在其位謀其政。”

“父親,您說的我都懂,時間是夠得,按照目前的進度,完成不是難事,最重要的還是開戰時的計劃,開戰是危險的,任何一場戰爭,都是危險的信號。”

“那就是陛下的決策了,這不是你的職責。”崔文分的很清楚,從沒人能雙管齊下,首先應該把自己的工作完成,才有資格去擔心別的事情。

崔雲逸倒也是願意吃下這份苦,而崔文又繼續道:“聽說陛下要立後了?”

“父親。”崔雲逸疑惑的看著父親,倒不是好奇對方為何知道,而是好奇為何要如此問,“陛下的事情,我們是不是應該避嫌,怎麼說以前還是有些誤會的。”

崔文看著自己的兒子笑著搖搖頭道:“話不是這麼說的,有些時候該關心的還是要關心,你可知道後位對大商的影響有多麼巨大,切莫小看一個女人引發的格局。”

崔雲逸頭痛道:“女人這方麵我就更不想去多管了,陛下要立後是為了國家,我連尚書台都不能行雲流水的掌控,何來的閑心去管這些。”

“對啊,此刻局勢,幾乎沒人有空去管這些事,但往往他們忘記了這件事的重要性勝過其他所有事情。”崔文很耐心的在跟崔雲逸解讀著此刻的局勢,“一國之母,象征著一個國家的繁榮,李彥老丞相提出此事可不是為了給陛下添堵,他正是因為知道這件事已經到了不能再拖下去的時候了,立後不單單是一種規矩,也是一種安定民心和鼓舞國家的手段方式,而陛下會煩,也僅僅是煩那些不懷好意之人。”

“那按照父親您的意思,我是不是該去插一手?”

“李玄武不是已經告誡過你不要插手了嗎?而且我說這些也不是要你插手,為父一開始就說了,是為了讓你上心。”崔文道出了他的理由。

崔雲逸皺眉道:“父親您都退居幕後了,消息還是那麼靈通啊,你不會又在培養什麼情報人員吧?”

“為父可不敢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搗鼓,還不是因為王家那邊來的消息。”看來崔文是從王崢嶸那知道的,“你要把心思放在該放上的地方,不要胡思亂想,也不要不想,把我那個尺度,才是為人臣的本職。”

“父親您到底是想要孩兒如何?您不妨事直說就是了。”

崔文說來說去,肯定是對他有所要求的,便直言不諱道:“其實為父還真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說給你聽。”

崔雲逸漸漸的萌生了一種不好的預感,直覺告訴他,很有可能是那件令他最無能為力的事情。

“你這年紀,是該要考慮婚事了。”

果然!崔雲逸的直覺是對的,繞了這麼多圈,父親果然還是針對他的婚事抓住不放,也難怪崔文如此上心,畢竟崔雲逸這個年紀真的是不能再拖下去了。

不止是崔文,連崔夫人也是心急如焚,誰願意自家的兒子整天忙於政務不思家事,換成誰都無法接受,何況是他的父母,所以隨著陛下立後的局勢,崔雲逸這邊也要緊張起來了。

崔雲逸對此一向是閃避不願,如今也是一樣道:“父親,孩兒不是早就說了嘛,國事為重,如今危機未完全清楚,何以為家,再說了孩兒也沒有中意的對象嘛。”

崔文突然笑道:“你可知陛下有無心上人?”

“好像,有一個吧。”崔雲逸雖然不明就裏,可還是回答。

“那陛下可打算立她為後呢?”

“應該不會。”

“那麼未來的皇後,是陛下所中意和喜歡的嗎?”

“不...是。”崔雲逸越回答越覺得奇怪。

“那不就對了。”崔文露出了他的圈套,“就連陛下這麼為國操勞的人都迫於時局倉促立後,你身為尚書令,就更應該為了家門和環境做出改變了。”

崔雲逸恍然大悟,他還真沒想到自從父親退隱幕後之後,竟還會用這麼野的路子設套,讓自己一步一步慢慢的走進了陷阱,如此一來,他不得不直麵這個問題,也哭笑不得的望著那個曾經正直嚴肅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