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大盤並掌握其發展趨勢(1 / 3)

認清大盤並掌握其發展趨勢

研判大盤趨勢的6種方法

投資於股票者必須判斷大盤的走勢,這樣才能在股市操作中進退自如,有的放矢。投資者對股市的研斷應從以下六個方麵進行。

(1)每日觀察大盤指數

每一天的道瓊斯工業指數是非常便於投資人研究的市場指數,S&P500也很好用;不過,雖然S&P500廣納500家公司樣本,但並不比道瓊斯工業指數更適於研究大盤走勢。最能夠代表大盤的市場指數為《投資者財經日報》6000種指數,因為它廣納紐約證券交易所、美國證券交易所,及店頭市場NASDAQ裏超過6000種股票,來作為指數計算基礎。

投資股票的人應該直接觀察並研究發行量加權指數。這個指數代表著第一、二類普通股發行市價的漲跌與高低。

一般人難以辨別,但卻深具意義的指數變動,是大盤走勢的最佳指標。

(2)詳讀大盤指數日線圖

為什麼每天都要仔細研讀大盤走勢呢?因為,行情每天都有反轉的可能。詳讀大盤指數是每天最重要的功課;至於解讀其他輔助指標來了解市場行為細節,或者閱讀股票專欄報導及技術分析師對行情的研判,倒未必有那麼重要。報章媒體上的行情分析,有時會混淆投資人的投資態度、製造沒有必要的懷疑與不確定感。而當投資大眾心中愈是充滿疑慮與不安,股市往往愈漲愈高。

投資人必須學習解讀大盤指數漲跌及成交總值增減之間代表的含意。一旦你善於解讀就很難會出錯,除非你膽敢與股市的走勢對抗,不然,每日仔細解讀大盤指數就已足夠了。

(3)確認股市行情盤頭

當大盤指數到達頂點,開始大規模反轉時,個體投資戶應該立即以市價賣出股票,而且起碼變現25%的資金(通常不建議以限價賣股)。如果你融資買股票,此時賣股更是首要之務。假設你向經紀商融資5成,自己隻出5成資金,又恰逢股價回折20%,你的資金將慘賠40%。

一些重要的反轉訊號一旦出現,不要遲疑,應該趕在大盤真正轉差之前,立即釋出股票。

拿破侖曾經說過,他在指揮作戰時從不遲疑,所以才能夠屢戰不敗。同樣地,在股市的廝殺中,果斷者可以存活,遲疑者很快即遭三塹!

一般而言,大盤指數反轉是行情真正反轉的落後指標,個別領先股票很可能早在數天或數周以前領先做出頭部型態。

大勢盤頭以後,一些苟延殘喘的個股以及其他大盤指數或分類指數,很可能延後出現反轉。當這些反轉逐一出現,你更應降低持股。

如果不能及時察覺到大盤指數的頭部形成訊號,很容易錯判行情,更會導致你在操作上全盤皆輸。而最具挑戰性的是,大盤的反轉可能在一兩天內,突然出現。

確認大盤底部與頭部型態的出現時間對投資人而言十分重要,這足以決定你的成敗,而且也是許多專業投資經理人及業餘投資者非常欠缺的技巧。

你可以根據股市曆史走勢,自行預測並在大勢圖上點出大盤指數的動向,以及漲勢或跌勢將在何時結束。最好還是仔細追查股市每日走勢,因為走勢本身即可顯示修正行情或多頭走勢何時會真正結束。

為了幫助預測可能的大盤頂點,你也應該判斷哪些原本買在底部突破買點的長期利得賣壓,何時會回吐出來。

(4)留意大量不漲的情況

要注意哪些訊號才能避開頭部套牢的情況呢?

在漲勢期間,必定有一日的成交股數會高於前幾天,但是收盤指數卻未必能及時顯現出來。這時,大盤指數每日最高點與最低點之間的震蕩幅度可能較前幾日擴大些,但不一定在反轉日以低盤做收(雖然有時的確如此)。我們可以由此看出,專業投資者已經在出清持股了。接近股市最高的出貨盤隻消用一兩天的光景即可出清,這時漲升走勢可能仍在繼續。在股市行家將股票倒給最後套牢群眾的過程中,大盤指數仍持續上揚。這正說明了為什麼隻有極少數的人可以察覺出倒貨的進行。

緊接在第一次倒貨之後,股市會呈現一段成交股數縮小、大盤指數下滑的真空期,可能持續4個交易日。

當大盤由最高點滑落數天後,企圖反彈時,正是我們確認頭部反轉的第二個訊號。

在大盤由頂點開始下滑時,多數技術分析者往往會被低成交股數所蒙騙。他們不了解,其實大盤到達頂點時已經出現大量倒貨,所以回跌量低是很正常的。

大盤繼續下跌數日或幾周後,總成交股數會逐漸擴大,多數投資人在此時會察覺到大盤出現異狀。毫無疑問地,如果你到此時還死守著持股,損失必然更慘。

你也可以從證券交易綜合指數等其他大盤指數,或這一波最強勁的成長領導股中觀察到類似的頭部征兆。所有大盤指數的走勢最終會趨向一致,其中總有某一種指數的賣出訊息會比其他大盤指數來得清晰。

有時候,強勢、投機的股票指數很具參考價值,因為大盤走勢常為少數幾檔積極攻擊股所左右。漲勢中的領導族群有時會在其他股票之前提早結束漲勢。因此,強勢的投機指數可以幫助投資人在湧現大量時,觀察出可能的一日反轉或大量出貨。

(5)注意盤中量價變化

在可能出現反轉的敏感時刻,投資人不妨觀察盤中每小時的大盤指數及總成交股數的變化情況,並與上一交易日同時段作一比較。

最佳的看盤時段是在大盤由頂點初步下滑作首次反彈時。你要注意在拉升過程中,交易是否趨冷淡?總成交股數是否漸漸萎縮?若觀察到股價下跌,但成交量反而增加,你可以在第一時間內,確認反彈結束。

另外一個值得仔細看盤的時段,是當大盤指數滑至一個曆史重要低點,而且開始向下跌破支撐區時。此時最重要的是推斷出賣壓有多大;也就是說,盤中總成交股數是急劇增加,或隻是溫和反映?

如果觀察數天後發現,總成交股數增加有限,而其中一兩天交易量增加而大盤不再下跌?這表示股價很可能在此反轉向上。

(6)檢視各種大盤指數在行情轉折時的分歧處

在大盤行情可能的轉折處,檢視幾種指數,看看這些指數之間是否出現顯著的分歧。譬如,某一天道瓊斯工業指數上漲10點,但是采樣基礎較廣的S&P指數卻隻上漲2點,這可能意味著此日的漲升並未如表象般地強勁。

以上六個方麵為投資於股票的人提供一些具體地預測股市的技巧,在實踐中很有操作性。

把握大盤發展的關鍵是重勢不重價

股市上有一句格言:買漲不買跌。

股市上還有一句格言:追漲殺跌是愚蠢的,反向操作才高明。

新入市的股民不知聽誰的好?以上兩句格言均是對股民入市選時的忠告,隻是因投資對象、投資行為不同而異。前者對短線投資者而言,因為隻有在股市看漲的情況下入市,才能希望獲得較豐厚的短期利潤;後者對中長線投資者而論,當大眾一致看淡,無人敢進貨的時候你買到的肯定是“物廉價美”的好貨,由於持股成本低,長線收藏定能獲益匪淺。

在新興的股市由於規模小,資金少,容易暴升暴跌,投機性較強,因此股民入市時的選擇往往比選股更重要些,所謂“重勢不重價”。再加上深滬兩地股市上市公司均屬高速發展期,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所以在分紅派息的政策上均多采取分配紅股的方法,而把資金留在企業內部用於再生產,這樣每年都給股民帶來一份分紅的喜悅,並在除權後使股價降低,爆發一輪填權浪頭,每年對填權行情的期待,幾乎成為股市的重頭戲。

在分析大盤走趨的過程中,不同情況應采用的研判方法,具體表現以下幾個方麵:

(1)分紅派息前應否入市

並非每次分紅派息必會引發大行情,首先應對國內以至世界經濟形勢了然於胸。宏觀經濟狀況良好對股市必定有積極影響,反之亦然。另外看當時屬多頭市場還是空頭市場,具體還要分析是多頭市場的初期還是空頭市場的末期,如是則可大膽跟進,如處於多頭市場末期或空頭市場初期則萬萬不可涉足。比如深圳92年底的分紅派息,由於法人股、國家股配股問題等幹擾遲遲拖延至1993年3、4月才開始,填權浪由1992年12月轟轟烈烈掀起,至此已是強弩之末。如果此時入市就如桃子吃不到,反而會被桃核磕了牙。大家都打提前量,填權浪的最高峰有時並不在除息日,可能在未分紅前就炒過了頭,此時可忍耐。

(2)分紅派息後應否入市

首先應該分析股市是否仍然保持上漲的勢頭,優質股能否很快填權,二三線股是否有向上比價的趨向,權證是否仍然旺熾,成交量是否進一步擴大?如是當然可以跟進,並可利用配股購進些價廉質優的權證,利用它船小好調頭,手續費低的特點進行短線操作。

分紅派息後股價偏低,引起大眾的投資熱情,但此時也是你睜大眼睛觀察股價微妙變化的時候。1992年底同為大家看淡股市,除息日前寶安,金田仍呈陰跌趨勢,後在發展股二填權效應下方才一跌而起,填權浪行至1992年5月份開始大幅震蕩,這時一些聰明的股民及時抽身,躲過了一次大調整。至6月底又超低入市,至8·10事件後見勢不妙,才溜之大吉。可見那次填權浪從1992年2月起至8月10日整整經曆了半年,確實誘人。

(3)股價盤整時應否入市

股市上股價的大升和大跌一般隻占全年時間的三分之一,大部分時間股價都是在盤整,不是上升行情中的回檔,就是下跌行情中的停頓。一般說來,強勢市場會回檔1/3,弱勢市場會回檔2/3,投資者可以根據股市回檔進行預測,於回檔前出貨,於回檔後入市。至於下跌行情的停頓或反抽當然應收手,或乘機出貨。

(4)技術指標出現超賣應否入市

測試股市超賣的技術指標很多,主要有乖離率(BIBS)、隨機指數(STC)、拋物或轉向(SAR)、動向指數(DMI)、能量潮(OBV)、相對強弱指數(BIAC)等,每個技術指標都有一定的準確性,但也有局限性。最好能夠綜合起來看,如大多數指標均已發出超賣信號,無疑值得注意。同時,在跌勢中股價起賣後還能超賣,所以如果在下跌勢開始的第一次超賣和跌勢即將告磐的末次超賣,在任何時候都不宜買進。相反,如果是在升勢中,隻要個別指標發出超賣信號也應予充分注意,毫不猶豫地入市,抓住時機,以免踩空。

學會看盤與析盤,分析每日走勢

股市的漲跌沉浮,千變萬化,必須通過一個載體——盤麵來反映。一般股民隻能通過盤麵情況以決定買賣股票,故看盤與析盤乃是每個股民應會的基本功之一。如果以交易日為研究對象的話,那麼,每日走勢可分為開盤、盤中、尾盤三個主要階段。看盤與析盤對分析股市有重大作用,下麵從三個方麵敘述如何看盤與析盤。

(1)研判開盤

開盤是一個交易日的開始,也是大盤一天走勢的基調。除非特大利多或利空消息刺激,否則,當日內一般不會發生高強度的劇烈震蕩和大比例的逆反走向。

①集合競價。滬市的9時15分至9時30分為集合競價時間,集合競價的意義在於按供求關係校正股價,可初步反映出價、量情況及大戶進出動態。量:以1995年5月24日為例,集合競價隻有1000萬左右的成交量,上午收盤僅有2.6億,全天僅有5億多的成交量,創滬市近期新低。價:以同年5月9日為例,集合競價大部分股票低開,結果低開低走。大戶動向:5月20日,競價中金頂、愛使、廈汽等均有數千萬買賣盤掛出,沿著競價的慣性,當日這些個股交投活躍,成交量驟增。愛使以740萬位於161隻A股成交量之首,金頂:360萬,廈汽:250萬。

集合競價是大盤一天走勢的預演,價量關係變化及大戶進出動向從中可見一斑,因而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②修正開盤。9時30分至10時為修正開盤。若開出大高盤則有一定幅度拉回,開出大低盤則會適當上調。之後,大盤得到修正再按照各自的走勢運行。由於人為的拉抬和打壓因素,開盤指數與股價都有一定的泡沫性,此時進場風險甚大,必須等到修正開盤,消除盤麵盲點後,才能看清大盤的真實情況。如果一旦開盤走勢兩極分化且遲遲未見修正跡象,則可立即確認大盤強弱和收盤漲跌走勢。

③開盤三線。開盤三線是指開盤後三個階段的指數線位置。若以10分鍾為一計算單位,則盤麵漲跌情況如下:

開盤三線在9時40分、9時50分和10時始終在開盤平行線上方遊動,且一波比一波高,故為漲勢盤麵。開盤三線一路走低,始終在平行線下方且與平行線的距離越拉越大,此為跌勢無疑。

開盤三線還有一些不很明顯的態勢也要注意。如開盤三線二上一下和一下二上仍趨漲勢,而開盤三線一上二下或二下一上則趨跌勢。操作者宜密切注視開盤三線變化,靈活掌握,及時作出準確判斷。

(2)研判盤中

滬市每交易日時間為4小時,除掉首尾各半小時為開盤、尾盤時間,其餘3小時均為盤中時間。在這3小時中,又可分為多空搏鬥、多空決勝和多空強化三個階段。

①多空搏鬥。如果說開盤僅僅是拉開股市序幕的話,那麼,盤中則是多空雙方正式交手的開始。指數、股價波動的頻率越高,則表明多空雙方的搏鬥越是激烈。若指數、股價長時間平行,則表明多空雙方退出觀望,無意戀戰。多空雙方的勝敗除依賴自身的實力(資金、信心、技巧)外,還要考慮消息和人氣兩個因素。

②多空決勝。多空雙方經過激烈拚鬥,此時已打破相持不下的僵局,大盤走勢出現明顯的傾斜。若多方占優,則步步推高;若空方占優,則每況愈下。占優方將乘勝追擊,擴大戰果,另一方見大勢已去抵抗力明顯減弱。此時,往往是進出的最佳時機。早了,漲跌莫測,充滿風險;遲了,痛失良機,後悔莫及。多空決勝由下列因素組成。

指標股的表現:

滬市中申能、石化都曾充當過指標股的角色。但在目前,公認的指標股當屬四麵大旗,即:四川長虹、陸家嘴、申能、石化。指標股漲勢強勁,大盤無下跌之理;指標股萎糜不振,大盤必然下沉。多頭指標股淪為空頭指標股,跌速加快。故指標股曆來為多空雙方爭奪重點。如1997年1月7日陸家嘴開盤即被空方打到23.00元,大盤隨之下滑。後市,多方將陸家嘴拉到23.98元的高價位,帶動大盤上揚,尾市收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