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最後防線(上)(1 / 2)

“不知道可否透露下,道長您所說的到底是何大禮?”

“何居士可知禹王九鼎的來曆?”

“道長請講。”何天問攤手,作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老道在殿堂之中一步一步地踱著,他仿佛是在回憶,“三皇五帝繼大禹,我曾翻閱過禹王觀先輩所記載的劄記,其中記載了一段關於當時禹王九鼎在江湖上的傳聞,禹王九鼎是大禹以三皇五帝以及自己的傳承所鑄而成,得其一者通七竅,易筋骨,造化無窮,而得九鼎者則更甚,通天地,曉陰陽,與天地同壽。”

頓了頓,老道的語氣變得重了些,“雖然這內容很是瞎扯,我也不曉得是不是真的,但這一傳聞仍是招致了當時天下一眾當權者的顧慮與貪婪,一時間,天下萬千野心者皆對禹王觀虎視眈眈,隨著時間的推移,終於……他們從各種陰損手段轉至明麵上的聯合,打著各種好聽的口號對堪輿國乃至禹王觀燒殺擄掠,整個堪輿的江山通篇民不聊生。”

“堪輿國?那曾以堪輿風水之術立國的堪輿國?”何天問回憶起了他曾在藏書穀石壁上所見過隻有寥寥數筆的曆史記載,想不到它竟也牽扯到了禹王九鼎此事之中。

老道頷首,隱隱的又對何天問高看了一眼,不禁歎服道:“何居士博識多廣,老道佩服,不錯,就是那個堪輿,此國乃是由繼承了大禹遺誌之人所立,此國雖然不過是個不大不小的國家,但它卻硬是憑借著各種堪輿術數在諸國時期中屹立不倒,百年興旺。”

聞言,何天問卻是對堪輿國的滅亡感到可惜,食不愁,衣不憂,民風淳樸,如此一個中庸之國可正是他夢寐以求的桃花源啊!

“好了,老道知道的已經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還望何居士三思啊!”

何天問聞言,便是開口證實起了自己心中的猜測:“可晚輩還有一事不明。”

“何居士但說無妨。”老道頷首禮道。

何天問朝著門外大手一揮,大有揮斥方遒之勢,同時他的目光亦是愈發銳利了起來,“道長此觀雖不說勢大,但畢竟有著整個禹王城作為後盾,怎麼也能找上些自願的英勇之士去辦啊,為何偏偏找到我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毛頭小子身上?”

“那自是因為何居士可是這數百年來再一完全領悟冀州鼎傳承的人哪,這個就已經是老道最好的理由了。”老道笑了,卻是想不出他怎的甩出了這麼一個好生令人無語的理由。

何天問搖了搖頭,苦笑而道:“話雖如此,但晚輩這滿腹經綸和天人修為可對此毫無用處,在八荒這偌大土地上找八個青銅鼎,無疑是大海撈針啊。”

“非也,非也,在何居士領悟冀州鼎傳承的時候,居士便是會冥冥地對其餘八鼎產生感應了。”

何天問頷首,卻是確定了心中的一個猜測,但隨即他卻又拋出了另一個問題:“那道長,小子還有一問,可否……”

“請說。”

“在晚輩以前不是還有二人嗎?其中更是有坐忘老人這百年前的宗師人物,那麼,尋鼎這事……”

老道的眼中泛起了諸多神采,似乎是對那二人產生了一種難言之情:“他們去找了,其中那個英年早逝的便是在尋鼎途中被敵對勢力察覺,然後伏殺的,至於坐忘老人他所找到的則是全都埋藏了起來,隨著他退隱山林,那幾尊鼎亦是在江湖上銷聲匿跡了,其他剩餘的也被人很好地藏了起來,不知所蹤。”

何天問怔住了,坐忘老人竟然也搜集了幾尊鼎,而且還藏了起來,一個想法慢慢的在他的腦海中萌了芽。

藏書穀中莫非還有我未曾探尋到的地方?亦或是說坐忘老人還在別處留下了傳承?

一時間,何天問竟是想馬上離開禹王城動身馬上返回藏書穀……一探究竟。

想到這,何天問便是拱了拱手,說道:“多謝道長告知,關於禹王八鼎一事晚輩有了些許的興趣,若是晚輩能巧遇其他八鼎的話,最低限度我會傳信與道長,屆時晚輩則是事成功退,至於其中恩怨請恕晚輩概不插手。”

“這是自然,老道先在此謝過了。”話罷,老道便是作禮欲拜,身子看著就要弓下去了。

何天問見狀,嘴裏發出一聲無奈長歎,一股無形的氣勁隨手揚出,頓時將老道托了起來。

“道長切勿施此大禮,晚輩受不起。”

被扶起來的老道表情肅穆,在何天問不允許他行大禮的情況下還是作了個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