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倭寇的密謀(1 / 2)

倭寇的情報機關,總部也是叫情報部,其分支機構卻叫調查課。

因為大唐的社會組織結構不同,在大唐的倭寇間諜數量不多。但是,東吳和曹漢並不禁止與倭寇通商,而且他們都有漫長的海岸線,很難防止倭寇間諜的滲入。因此,倭寇在曹漢和東吳都有著大量的間諜。

倭寇東吳調查課起先並沒有刺殺孫權的計劃,孫權活著,東吳穩定,有利於倭寇抗衡大唐。對曹操也是如此。因此,倭寇從來就沒有過針對孫權或者曹操的刺殺計劃。

對於諸葛均,倭寇是除之畢快,從不放過任何機會。

當聽說諸葛均與孫權要在上海會麵的消息,倭寇東吳調查課已經製定了一個刺殺計劃,主要是針對諸葛均的,但是,如果同時除掉孫權,而導致雙方開戰,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聽到大唐與東吳在蕪湖發生衝突的時候,他們馬上停止了刺殺的計劃,因為如果大唐與東吳開戰,孫權和諸葛均活著,對於擴大戰爭還是有益處的。同時,他們也不願意執行刺殺計劃,一方麵,難度太大,另一方麵,無論成敗,必然都要損失大量的人手。

然而,他們高興了沒兩天,大唐與東吳的衝突就結束了。他們隻好重新部署刺殺計劃。

由於上海嚴格的戶籍和審查製度,倭寇在上海僅僅有兩個間諜,而且在倭寇偷襲上海造船廠時,還折損了一個。上海30萬人口,這種間諜的比例,就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倭寇在上海的人手,不足以執行這個計劃。隻能依靠可以跟隨孫權進入上海的隨行人員來進行。倭寇在東吳的間諜雖多,但是符合這個條件的人手就聊聊無幾了。

這天,在建業城 的晉安巷的一座宅院。一個商人打扮的的中年人,進入了這座宅院。此人就是前麵提到的那個東吳的官員,他就是倭寇建業城的情報課長村下敬一,在東吳的稱呼是田良。

他被人引領著進入了一間密室,見到了一個同樣是商人打扮的老者,此人就是倭寇東吳情報課的負責人,名叫佐藤良人。中文名字叫趙博。趙博對田良說道:“吳王訪問上海的日子已近,你們準備的怎麼樣了?”

田良說道:“吳王府中,咱們的人倒是有幾個,但是這次可以隨行吳王的,原來隻有一個,力量單薄。我剛剛成功地安插了兩個禁衛軍的衛士,進入了吳王的內衛部隊(禁衛軍部隊分為普通部隊和內衛,普通部隊就是負責外圍警備的部隊,隻有內衛才是吳王的貼身警衛),這次應該可以能夠隨行吳王。”

趙博說道:“做得好。可是,力量還是單薄了一些。恐怕難以完成刺殺任務。”

田良說道:“沒有辦法,上海咱們實在是打不進去,就隻有這樣了。”

趙博說道:“做好這次可以參與的人的工作,讓他們以向天皇盡忠為榮,爭取完成這次任務,隻要他們能夠動手,即使不能刺殺那諸葛均,這件事也會引起他們雙方的矛盾。”

田良說道:“這幾個人都十分可靠,他們的家人也被我控製了,應該可以信任。但是是否成功,就看他們能否把握時機了。”他說話留有餘地,畢竟這件事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