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黃鐵鷹寫的褚橙(1 / 1)

黃鐵鷹寫的褚橙

卷首語

今年年初,我收到黃鐵鷹教授的郵件,是一份研究褚橙的案例稿。裏麵沒有悲情,沒有成功學,沒有東山再起,沒有互聯網思維,它更像是一份來自雲南哀牢山的實驗報告。黃鐵鷹教授還原了褚時健做農民的心態和以大地為工廠的情懷。

王石說褚時健是精算師,為什麼這麼說?甜橙原產於湖南,褚時健做了大量調研,空氣怎麼樣,水怎麼樣,陽光怎麼樣,他甚至把品種都改良了,就跟做拉菲一樣。為什麼拉菲那麼貴呢?因為它對葡萄、光照、濕度、溫差、樹齡要求極其苛刻,換了地方就不行。做農業是要當大自然的精算師的。黃鐵鷹教授這個案例前麵講的就是褚時健如何做農民,研究土地,研究樹,就像當年農業八字憲法一樣,土、肥、水、種、密、保、管、工,所有這些都做到極致,就是爆款。所以寧高寧說褚時健是首席產品官。

褚時健做橙子和當年做煙草是一脈相承的,他研究煙葉和研究橙子是一樣的。當年他把農民組織起來給他種煙葉,現在把農民組織起來種橙子。

這裏麵也涉及人性和管理。有一個角色叫工區長,負責跟農民談判,包括怎麼激勵他們。這些工區長一般都受過教育,有好多來自老國企。這個角色是過去的組織結構裏麵沒有的,是褚時健設計出來的,雜糅了農科專家、管理專家、激勵專家甚至資本專家(他們跟片區的農民有收購和投資的關係)多種身份。

黃鐵鷹版的褚時健,讓我看到了傳統中國人身上的那種做產品的工匠精神。這種精神自打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就很少再看到了。當然很多人成功還是因為從產品做起,但是他們的故事傳播出來卻不是這樣。有誰講萬科的房子定位怎麼成功的嗎?你現在聽到的萬科都是神話。我幹新聞行業這麼多年,也很少把一個人的成功從產品報道起,這就是黃鐵鷹給我們這個行當的啟發。研究一個企業的成敗,一個企業的成長,應該從產品開始,而不是一上來就是戰略,就是融資。

現在真的是思維橫行的時代,好像每個人都有一些非常奇怪的招數,然後你就變成不是你了。如果中國的大眾創業數年後一地雞毛,像褚時健、黃鐵鷹這樣的人,實實在在做點事,也還可以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如果完全是照著風口、照著資本神話來創業,那就會導致巨量的資本浪費、資源浪費,還有創業者浮躁之後的挫敗感,造成很大的社會影響。

在問候褚時健、黃鐵鷹這兩位工匠的同時,我要向我們的黑馬企業們提倡這種農民精神、產品精神、精算師精神。我們有很多著名的世界級企業,但它們的產品是不是世界級的產品?可能都還不是。在大眾創業這個當口,我特別主張學學褚時健。別嫌慢,你的生意比種橙子還慢嗎?你的生意要這麼費勁嗎?你的生意出現了這樣的爆款嗎?蘋果不正是把產品的每個細節都做到極致才成為爆款的嗎?

要有褚時健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