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打造創業“王者之師”(1 / 1)

打造創業“王者之師”

一組專欄

作者:張軍

思考,就是為了某一個目標,在紛雜的信息中,發現達成既定目標的關係和規律的過程。所以,創業團隊要明確長遠目標、近期目標、業務流程、流程關鍵點、解決要素和關鍵動作是什麼等。

以雲印為例,我們從事的是重度垂直的互聯網+傳統印刷包裝行業,這個行業市場規模過萬億,雲印的長遠目標是成為商業印刷和包裝領域的“攜程”,通過構建高效率的平台體係,連接企業用戶和傳統線下工廠。針對這個目標,在充分市場調研的情況下,我們模擬了實施路徑,並確定了三個月、半年和一年的分階段目標,同時拆分出核心的業務流程和關鍵節點,包括營銷中心(用戶獲取、用戶留存、線上運營、線下推廣、客服體係)和產品中心(產品開發、展示報價、印前處理、任務分發、生產管控、物流配送)。

決策,就是對於達到某一目標的若幹條件怎麼做的過程,這個和思考過程是重合的。任何決策都具有一定風險性,由於信息不對稱及滯後性等原因,在很多時候,我們很難看到達成目標的所有條件或者看清楚各條件間的必然邏輯。

這時候,就要利用好經驗並敢於大膽嚐試。特別對於銷售和市場類,嚐試尤其重要。嚐試的本質是用最小代價驗證決策的對錯,所謂最小代價,包括時間、人力和物力。所以,當一個創業團隊做了一個決策,需要投入長時間或者大量人力物力時,尤其要小心,道理很簡單,輸不起。精益創業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最小成本的閉環迭代,驗證後再進行複製和擴張,螺旋上升。

如何找到業務最小閉環、最核心閉環,就需要依靠執行力。創業團隊最害怕的是憋大招。創業團隊需要及時的成就反饋,這對於管理者同樣提出了要求,如何合適地分配任務,保持執行節奏,保證團隊的士氣,這裏需要費很多心思,總結來看就是對事的問題和對人的問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開始之前保證參與的人最大程度達成共識。對待事情和人,要以結果為導向,以快速解決問題為導向,兼顧執行過程和關鍵事件,建立統一的評價輸出標準,做到公平和公正。

總結的根本基於數據的反饋過程。數據對於思考和決策提供了最直接的支持,從而形成了整個工作的循環。重點要考慮到收集哪些數據、如何分析數據、怎麼用結果的數據模型來驗證之前的邏輯判斷。

在雲印確定戰略方向和目標的基礎上,就要考慮決策從哪兒開始。我們選擇了深圳南山區作為試點進行測試,啟動後發現地理範圍還是太大,於是縮小到科技園和蛇口片區。在平台實現上,我們用最方便的係統架構,快速做出了係統原型,同時低成本招聘了5名地推人員,在短期準備後就開始推廣,每天晚上針對當天的推廣情況,所有人員在公司進行經驗總結,細致調整每步細節,前後花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進行驗證。

在短期測試中,我們收獲了一批天使客戶,從用戶數、訂單轉化率、複購率、客單價等反饋數據中證明了商業模式的成立,同時更加清晰了“產品標準化、服務規範化”的價值,掌握了如何建設高效率平台的方法。從2015年1月份開始,我們增加人員,在南山區全麵鋪開,春節後啟動了福田、羅湖區的拓展,4月份進入北京市場,規劃今年全國布局10-15個城市。即使在現在快速增長和複製的階段,我們還是小心謹慎地進行閉環驗證,對新開的每個區域、城市,對不斷完善的每個核心業務流程和關鍵點,不斷地看數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強調“魔鬼在細節”,絲毫不敢粗心大意。

對於創業公司而言,做好思考、決策、嚐試、執行、總結這些工作的最大難度主要是提給創始人團隊的。在這個過程中,創始人要戰勝兩個最大的敵人:惰性或者沒有效率的“瞎勤奮”;高漲或者低落的情緒。

創業團隊做到上述幾點才可能打造一支“王者之師”,也希望雲印團隊在這幾方麵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