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哦!”
“端是身法巧妙,好槍法,好棍法!”
隻見幾十個朱子龍的手下《斧頭幫》成員,手拿棍棒圍攻楊誌,卻見那楊誌騰挪閃避間如行雲流水。端是厲害,一下也沒讓這幾十人手中的武器打中。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一些不時給楊誌槍頭點中要害之處白烙印,不得不退出的人,到出局也不明白自己是怎麼輸的。但是卻又心裏服氣,退下來後一個勁的邊看邊叫好。
而朱子龍本來也是外行看熱鬧的,但是亞不住他的眼堪比看電影一樣的,可以放慢鏡頭。
所以,這種開掛行為一下子就把他的外行本質,提升到了山寨內行的境界之中。
於是,他很快就看出了一些真正的門道。
並且,頭腦之中回憶起了一些曾經在網絡上看過的文章。此時聯係起來,端是感覺妙不可言,有感而思。
《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其實也算得上是武俠動作,前者是武將們在戰馬上的廝殺,後者是好漢們在江湖上的格鬥。很多人時候之所以會迷上這兩部書,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裏麵有好看的打鬥。
朱子龍也不另外!
每一個中國男人,都有一個當冷兵器時代戰鬥英雄的夢,那怕是進入了熱武器時代,也是如此。
武功源自戰場,起因隻為殺人。
若是三國武將打鬥是看回合,“水滸”則打鬥看的是動作。
三國武將們都是騎在戰馬上廝殺,拚的是秒殺,看的是回合,仗的是力量和速度,本來場地有拘束,玩不來花樣,動作宜粗不宜細,故而基本上看不見招式。
誰力量大,誰速度快,誰的刀子硬,誰的馬兒吊炸,沒有拖欠口糧,誰就勝出。
不管是呂布也好,關公也罷,無非是大戰一百回合,要還打得不過癮,就點燈再戰。誰的HP回血速度過慢,體力不支,那就黑屏算結束。
如果等級差別過大(功力等級),那就直接秒殺。諸如關公溫酒斬華雄、誅顏良,也看不見招式,就知道一眨眼把對方哢嚓了。
任你刷了幾年的裝備,屁用沒有,直接讓對麵高等級空號,單刀秒殺你。
-
所以,每次朱子龍看三國類曆史書和電視劇,都有一種在玩土豪網頁遊戲和臉白手遊的感覺。
像楊誌這樣的水滸英雄則不然,最精彩的格鬥,絕大部分都發生在地麵上。
例如拳打鎮關西、倒拔楊柳樹、棍打洪教頭、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燕青泰山打擂台等,這些婦孺皆知的武打場麵,都不是在馬背上發生的。
地麵格鬥的精彩不在於蕩氣回腸,氣蓋山河,而要曲折起伏,細致入微。
不過,再入微好漢們也知道收斂,不一味地潑墨揮灑,而是講究一招製敵,再厲害的對手,也就是幾招之內放倒,顯示了一種古樸幹練之美。
眼看圍攻的人數越來越少,楊誌見勝利在望,也是有些分心。
競然讓一個人找到了空檔,一棍子打在了後背上。隻是,這棍子剛打上去,隻見楊誌陡然一驚,脖頸子一梗,整條脊椎骨倏的推下來,重心落到尾椎,渾身寒毛一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