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水泥房柱裏麵,要綁出四方型的粗鐵絲,都綁好了,再填充好水泥,可要記牢了。不能麻虎!”
“好的,老王頭,我們知道的。”
“唉呀,王爺真是好大手筆,這麼多的房屋裏麵都要打上鐵絲,好像的是啥?為了抗拉伸力?俺不懂,不過聽王爺的準沒錯!”
“都是上好的鐵呀,這要是用來打兵器,盔甲都好使,真心有些舍不得。”
“老劉,你是打鐵匠出身的,哈哈哈,又犯職業念想了吧?放心吧,王爺了,多出來的邊角鐵料兒,我們是可以拿回去自己使的。到時候,你給我們打幾把菜刀和農具使使?”
“好,沒問題。俺家可是祖傳的手藝,不過,我可得收工錢,嗬!”
回山地產的工地上,一眾熱火朝幹活中的工匠和大工們,邊聊著邊相互間打氣的幹著活。對於水泥這麼個新鮮玩意,為什麼要在裏麵打上鐵絲,他們不太懂。
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們忠誠的執行朱子龍的命令。
事實上,要不是宋朝鋼價實在是逆,而且質量也不怎麼好。其實做為現代穿越者,朱子龍是原本想在水泥裏摻鋼絲的,但是顯然現在沒法子實現的。
真要強行搞鋼絲,也可以,但質量也不比鐵絲強多少,而且鋼在宋朝的這價格嘛,估計朱子龍會破產的。
無奈之下,朱子龍隻好選擇用鐵絲了。
對於,水泥裏為什麼要放鋼筋或者鐵絲,嗬,那是因為混凝土能承受很大的壓力,但抵抗拉力的能力卻很底,一般僅為抗壓能力的1/10 ,在受拉時很容易斷裂,大大地限製了它的適用範圍。
如果在構件的受拉部位配上一種抗拉能力很強的材料—鋼筋,並且使鋼筋和混凝土形成一個整體,共同受力,使它們發揮各自的特長,既能受壓又能受拉。所以混凝土中要放鋼筋或鐵絲,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
“王爺,這是我們通過戶部,工部那邊的人幫忙,向幾個大作坊,還有朝庭工坊那裏購買的鐵絲總量,以及價目表,請過目!”金管家把一個賬本交給朱子龍。
朱子龍一目十行的掃了掃,合上賬本。
做為一名穿越前生活在家鄉城鄉結合部縣城的人,他不少親戚家裏都是自己造的房屋。曾經的他也去幫過忙或打工,所以也算搬磚半專業人士。
自建房鋼筋、水泥用量需要依據施工要求(塌落度,是否泵送等)和你所使用的材料具體情況(什麼標號的水泥,水泥的品種;砂、石子的級配含泥量的多少;),
試配後方可確定最終配合比。不過在結構設計中,有一個概率,按標準設計框架結構500kg/平方,鋼筋的重量是50kg/建築平方米。
好吧,通俗的話來講就是,1平方米的4牆要水泥15.7Kg、沙子84kg,普通紅磚17塊。
一建築平米是混凝土用量0.5方,一方混凝土用量水泥需要400kg,鋼筋需要100kg。以建築麵積5平方一層為例,水泥用量90噸,鋼筋.5噸左右。
當然,他現在修的比以前的都要大,為了安全還是用的雙層磚頭。因為鐵不如鋼,鐵的用量也要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