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請夫君放心,我爹爹必然會答應的。”看著自家的哥哥遠去的背影,曹玉婷走近過來,向朱子龍保證道。而朱子龍卻是不語,隻是溫柔的笑笑,然後一把牽住曹玉婷的手。
“我相信你,也相信你爹!”朱子龍如是道。
回到書房,剛坐下。曹玉婷又讓下人送來人參雞湯給朱子龍補身子,看著桌子上的雞湯,朱子龍眼睛的視線卻是不知道飄到哪裏去了。
別看剛才他話霸氣值突然原地爆炸,但是,其實在心裏,朱子龍還是知道,潘家不好對付的。
潘家傳自大宋開國功臣潘美之後,也就是戲劇故事中,潘仁美的原型。
在各方俠義中,他是大奸臣,在楊家將中,公報私仇,致未予以接應,致使楊繼業撞死在李陵碑前還暗中殺害了楊七郎和楊三郎。
然而,曆史上並沒有潘仁美,其原型就是潘美。不過,真實的潘美不但不是奸臣,反而還是良臣!
他曾參與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稱帝。宋朝建立後,屢立戰功。
雍熙三年(986年),宋兵三路北伐遼朝,潘美為雲、應、朔等州行營都部署,率西路軍出雁門,所向克捷。不久,因曹彬所領東路軍大敗於岐溝關,潘美等也受詔撤軍。
在撤軍過程中,潘美與王侁等逼迫楊業冒險迎敵,置之必敗之地,而又見死不救,致使陳家穀(今山西寧武)兵敗,楊業全軍覆沒,被俘而死。為此,潘美被削秩三等,降為檢校太保。
楊業死後,耶律斜軫殘忍地砍下了楊業的首級,先是送到漠北遼廷請賞,隨後傳首九邊,讓所有遼國和宋朝的臣民,都看到了這位“楊無敵”的下場。
宋朝百姓,看見這個老將軍的悲慘結局後,史稱“下聞其死,皆為之憤歎”,下的百姓都在家中焚香遙祭、虔誠禱告。之後,百姓義憤填膺,要求嚴懲害死老將軍的凶手。
消息傳到開封後,趙光義也是既愧又惱,他立刻追封楊業為太尉、大同節度使,授予無數的補償金,還把楊業剩下的兒子加官晉爵。
與此同時,趙光義還頒布了一道聖旨,嚴懲這次事件的主要負責人。而這些負責人,就是那三個活著回來的人:潘美、王侁、劉文裕。
在這三個人中,毋庸置疑,如果不是王侁和劉文裕刺激楊業出戰,而且在關鍵時刻擅自撤離陳家穀,最後放了老將軍“鴿子”,楊業也不可能變成一具冷冰冰的屍體。所以,他們二人才是罪魁禍首!
然而,大宋有不殺士大夫的潛規則。於是,最終,也僅僅隻是一個流放登州,一個流放金州,遇赦不赦,永世不得為官(後來還是複起了)。
同時,作為這支西路軍的最高統帥,潘美也有識別不明之連帶責任。不過,傳到民間,老百姓總喜歡找一個目標出氣,潘美的官位最大,於是傳呀傳的,真相就歪樓了。
百姓不明事理,但皇帝卻是明白的。所以,做為補償性的,自潘美的女兒做了後妃,潘家就與趙宋皇家聯姻不斷。其中就包括神宗十女,哲宗三女,公主的女兒是可以封做郡主的,潘家在宋朝絕對是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