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下眾人全都一愣,不明白為什麼蔡京何出此言。不主動出擊?
不過,除了蔡京的幾個兒子陷入思索之外,其它人等雖然疑惑,但平時對蔡京的命令言聽計從習慣成自然了。紛紛點頭稱是!
等到又商量了一下其它事項,眾人散去。蔡京的幾個兒子們,卻沒有散去。
見幾個兒子似乎還沒有完全想透,蔡京歎息一聲,道:“你們看事情呀,還是太膚淺了些。不可隻看表麵,那二趙相爭之事,明顯後麵有官家允許的意思在內。”
幾子繼續沉思,蔡京又道:“當今官家,看似治國能力,遠不及曆代先皇。但最基本的駕馭群臣、帝王心術,卻還是會的。”
“帝王心術也,重在平衡。儲君之道,重在磨礪。如果滿朝和氣,百官一體,那麼坐立不安的隻會是皇帝。如果太子不成熟,隻會讓諸皇子間變的你死我活。所以,對官家來。趙檉的興起,僅是對有些人不滿的表現,也是一種磨礪和借刀殺人。在趙檉沒有完成他的使命之前,我們如果上前幫倒忙,隻會失了聖心!”
蔡攸猛的驚道:“爹爹,你是官家在拿二皇子趙檉磨礪太子……?可是如果磨礪之後,太子仍不長進,或者仍不合儲君之材呢?”
“嗬嗬,那就不知道了……或許是老夫猜錯了吧!”蔡京笑的有些古怪起來。
蔡京幾子紛紛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每個人的理解都不太一樣。但是,之前蔡京講的那個,卻讓他們深表認同。
確實,還在趙挺之剛上位時,做為暫避下台的蔡家,其實眾人都不認為趙挺之能真正的取代他們。果然不出所料,一年下來。空有皇帝扶持,又有蔡府低調讓位期間。硬是把一副好牌,打成了虎頭蛇尾。
如此情況之下,又麵對洪災考驗。顯然皇帝就已經在考慮,要如何換掉趙挺之了。但是,直接重新啟用蔡京一脈,有些過於打臉。畢竟蔡京一脈是皇帝默認了之後下去的,就算能用,也要找個台階。
而趙檉這個二皇子,無疑就一物多用,可以充當了這個台階了。就像現在!
少時,蔡鞗向蔡京道:“爹爹,您的意思是,官家有意扶持趙檉取代代趙挺之,同時讓他來磨礪太子。並且也算是牽製一些人。而我們為了讓官家放心起用,就要暫避鋒芒了?”
眼見兒子們一個個都在發言了,為防打擊兒子們的積極性。
蔡京最終還是忍不住出心裏話了,道:“關於你們的猜測,以及我所想。這是極有可能的事,但亦隻是推測罷了,不過,趙檉如此年輕,就能擔得起這般重任,也是不凡。細細琢磨,著實耐人尋味,我等還是且看且行為妙,若是可以結交,也不妨結交一二,畢竟趙檉並不完全算是我們的敵人。”
“好了,你們每個人都留個條子吧。讓爹爹來看看你們真正的長進了沒有!”
隨著蔡京最後一句話出口,所有蔡家兒子們神色為之一緊。連忙拿起紙筆開始寫畫起來,並且遮擋住不讓其它兄弟們看見。
這是蔡府眾子之間的另一種競爭,蔡京有過先言,傳賢不傳長。也就是,他認為誰最能帶領蔡府繼續保持巔峰,並且深得他意,才會做為接班人。
比之皇帝的太子選擇,還要更像叢林法則,弱肉強食!長子也隻是暫定接班人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