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別人變通,自然還要先提出人家的不足在哪,雙方的關係融洽之後,此事就好提了。
朱子龍當將當十大錢的短處,悉數而提。
蔡京聽完,歎息道:“王爺,有所不知,老夫建策行這當十大錢時,委實逼於無奈。凡此種種,皆是錢之弊,不行大錢,何以彌補?奈何戰事吃緊啊!”
這話的就很緩和,也給麵子了。
來也是朱子龍這一年來,給足了蔡京麵子的原因。提前搞倒趙挺之,更是讓蔡京欠下了朱子龍的人情,畢竟最大利益者就是他,而不是朱子龍。
盡管在曆史上,這個人情是他欠別人的。但有了朱子龍參與其中後,這個人情現在就搶到手,是他欠朱子龍的了。
而且,朱子龍現在也有勢力,而且很有錢,發展勢頭也很好。蔡京早就有心與朱子龍合作,不管是還人情也好,還是暗中示好也罷,這都是有了充足的條件使然也。
當下,朱子龍也知道,蔡京現在隻差最後一把火候了。隻要順的他的話,花花台子眾人一起合力抬,好話相互吹棒一下,然後拿出點幹貨,什麼事情都水到渠成。
於是,下一秒。
朱子龍回答道:“此大錢也,蔡相不必過於自責。事實仍倘若人人依法行大錢,自然下太平,無奈其間自有數倍之利,豈無奸徒花心倍出?在本王看來,確如蔡相所言,隻是權宜之計,權宜之計啊……然,百姓笨者眾多,不知蔡相苦心也!”
蔡京聞朱子龍附合之言,當下也是感歎而語,再道:“大錢苦民,老夫豈有不知之理?隻是,這冗官之弊,這冗兵之弊,外加戰事吃緊,又如何去除?下雖大,除了升鬥民之外,我蔡元長又能去盤剝誰?隻願擔之惡名,也好過我大宋有傾滅之災也!”
若蔡京言之其它,朱子龍可能還有所不信。但若言話此意,朱子龍倒是很理解他。
換作是他,位於蔡京現在之位。如果沒有主神係統開掛,他肯定比老蔡還頭痛。看看上麵那皇帝是啥樣?簡直就是坑爹!
再看看,隊友是啥樣?不是奸臣,就是貪官汙吏,清流除了嘴炮,少有幾個能拿出主意來的。就是有主意,也是多半用來除奸臣用的。而蔡京自己也是半奸半好的模樣,左右為難。
禁軍八十萬,廂軍六十萬,災民無數,打誰都是僵持之態。偏偏氣也不給力,總是和大宋過不去,就算王安石再世,再上台,恐怕也是無能為力。
再加上階級固化的簡直嚇人,他蔡京又如何去挑起來?句實話,也是感覺到絕望了,他蔡京才開始慢慢也變的越來越壞的,這叫破瓶子破摔了。
但凡有好轉的可能性,誰不想清史留名,貪官汙吏傳出去也不好聽呀。
這不,連朱子龍這種名聲太壞的王爺,現在也不是在意名聲來了,開始給自己洗白。沒人是生的惡人,也沒人生的是貪官汙吏和奸臣。
-
少時,蔡京又歎一聲道:“倘若西北大捷,老夫騰出手來自可從容理財,再不濟也可堵一堵,不讓戶部的洞太大。無奈遼夏並力,西北的問題一時無法解決,偏偏不假時,這方臘一出,宵之人多如牛毛趁勢而起,奈何,奈何也!”
到這,蔡京看了眼朱子龍,道:“幸得王爺,出得良計,短破梁山,以保運河出海之安全,否則,更加不堪入目。”
朱子龍麵容一整,知道自己要出大戲了。當下拱手回答:“蔡相身負下之重,豈是外人無知之宵可比!況且子聖眷正盛,王不財,願傾力襄助。隻需蔡相出意,將當十錢,隻當五,但凡新鹽權引之期內,王定當折利賠本而助。還請蔡相,一看王此策!”
完,朱子龍從懷裏掏出早就準備好的計劃書,遞給蔡京細看。
蔡京順勢接過細看,思索一會後遽然驚起道:“王爺大才大賢也,此策足解老夫財政之惑矣!”
二人又是好一陣相互間吹棒,朱子龍也看出來,對方確有幾份對自己的計劃書認真的態度。不似完全在虛偽而作態,當下就將自己的計劃內容,更加完善的詳細解釋了一下。
很快,基本上所上之內容都得到了蔡京的肯定。二人商定大事已定,話題便轉到眼前的事上來了。
也不知如何,就在朱子龍準備打道回府之時,蔡京突然省起一事,問道:“王爺似乎還無側妃?”
朱子龍當下目瞪口呆,猜到了什麼,有些不知道怎麼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