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世的1世紀,新中國海岸線長度為1.8萬公裏,居世界第四位;大陸架麵積位居世界第五,00海裏專屬經濟區麵積為世界第十。
從單位陸地麵積平均擁有的海岸線長度來看,中國隻占世界第94位。如果按照可管轄的海域麵積與大陸麵積之比,世界沿海國家平均為0.94,中國僅為0.,不到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而我們的鄰國日本超過11,朝鮮是.17,越南是.19,菲律賓是6.1,都大大超過中國。
至於人均海洋麵積,世界沿海國家平均為0.06平方公裏,而中國隻有0.009平方公裏,隻是世界平均數字的十分之一,而與我國相鄰的海洋國家的平均數都超過中國的10倍以上。
北宋若是不滅亡,因為其領土多沿海,其實也是和後世的中國海岸線長度牙差不多的。
也因此,宋朝同樣擁有麵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近6500個。其中約85%分布在杭州灣以南的大陸近岸,和南海中。
東海和朝鮮這邊,海島不如南海,但也不少。
走到距離日本一半左右的距離時,鄭員外頭船傳來旗語,表示要先去中轉站海島休整一下。大部分海島其實根本連名字都沒有,也就隨便讓當地人或者路地這的海商們取個名,什麼海龍呀,海草,葫蘆呀,飛豬金馬島呀,細島嶼呀,總之名字千奇百怪什麼都有,據還有叫坑爹島的,也不知道是哪個人這麼前衛!
顯然這一個中轉站海島就是其中之一!
朱子龍看這個海島形態像一個圓盤,鄭員外據是第一個發現的,於是後來傳開了,就叫它為圓盤海島。
腳下的這海島同樣有沙灘,一層層的展開去,隻見淺灘由粗砂、細沙、和礫石構成,水下則布滿了沙丘和窪地。在這裏,因為光照充足,海下有有各式各樣的珊瑚和稀有的魚類。
當然,也因為珊瑚和礁石的原因,托網捉魚在這裏吃不開,因而隻能依靠原始捉魚方法為主。
朱子龍和同行之人一一將船固定好,大家陸續下的船來。站在海灘上,捧起一把晶瑩剔透,潔亮光淨的貝殼砂,讓其自然從指尖自由的流下,手心裏經常會留下一兩片的貝殼。那種摩挲的感覺,讓人感覺很是舒服!
很藍、海很藍,陽光灑落在各式各樣的珊瑚上,對於有些暈船的人來,能再次踏上實地,再看看這景色,當真有一種難以形容的美麗。仿佛來到了世外桃源的場景一般!
看看大家的表情,朱子龍明白了,為什麼要在中轉站海島休息一下的原因了。一個是看要不要在這裏添加點淡水,以及處理一些雜物。二個是,每次出海都會有不少新人參加,要他們成長起來前,給個過渡期,是很重要的。
再則,日本,朝鮮等地距離大宋不遠也不近,順風不常有,時常撞見逆風時有時也要走上幾。若是風暴來了,一但迷航就是個大麻煩,大損失。但是,若有個中轉海島休息,避風什麼的。都是有好處的!
久而久之,大家也就習慣成自然的一到中轉海島就在此休息了,並且,還在這裏安排有輪換的留守人員。甚至於聽鄭員外之前的交代,甚至於有時候還會拿這裏當臨時倉庫用一用。
有這諸般好處,換做是朱子龍自己,也會這麼做的。
在海島上食過中飯後,一眾水手樂的幹脆想潛水或到海灘上玩耍一下。而有些跟過來的書生子弟,卻是不去日本,要在此處轉道其它航道。
當下就是要來話別!
那歐陽鋒也是快人快語,沒來的多想,看看這海島風景,詩意大發,道:“諸位,今日別離換道而行,我等當賦詩一助壯行啊!”